【互帮互助的故事】
“在不久前的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176名巴基斯坦公民从亚丁港撤离,巴基斯坦军舰协助从穆卡拉港撤离8名中国留学生。巴方军舰指挥官下达命令:‘只要中国留学生不到,我们的军舰就不离港。’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再次证明中巴友谊情比海深。”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我们不会忘记,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也是首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伊斯兰国家。在新中国打破外部封锁、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探索改革开放等关键时刻,巴基斯坦总是挺身而出,给予我们无私而宝贵的帮助。在中国遇到自然灾害和困难挑战的时候,巴基斯坦总是及时伸出援手。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巴基斯坦倾囊相助,出动所有的战略运输机,将全部战略储备帐篷第一时间运到了灾区。随行医疗队为节省飞机空间,拆掉了飞机上的座椅,一路上席地而坐。”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题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的重要演讲
■ 解读
娓娓道来的故事流露出真诚与深情,不仅使巴基斯坦人民感受到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的友好情谊,也感受到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倾囊相助的深深谢意。
【平凡人物的故事】
“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了中国。一个普通阿拉伯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梦想融入中国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国梦中,执着奋斗,演绎了出彩人生,也诠释了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
——2014年6月5日 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的讲话
“我听说了一个故事,有一对中国年轻人,他们从小就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把蜜月旅行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在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坦桑尼亚,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塞伦盖蒂草原的壮美。回国后,他们把在坦桑尼亚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博客上,得到了数万次的点击和数百条回复。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个故事说明,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只要不断加强人民之间的交流,中非人民友谊就一定能根深叶茂。”
——2013年3月25日 习近平25日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重要演讲
■ 解读
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讲好故事胜过一切空洞的说教,很多道理也不言自明。这两个故事切入点小,却以小见大,从一位阿拉伯人在中国的奋斗中,从小夫妻的异国蜜月行中,看到中外民众友谊深厚,合作前景广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