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凸显新型国际关系理念

“一带一路”凸显新型国际关系理念

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首次对外公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倡议和全面规划。这一愿景是中国所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步骤,它追求在国家间建立更为广泛的合作共赢关系,并与当前国际关系中仍然盛行的丛林法则形成鲜明对照。

所谓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合作共赢这个原则和目标上。早在2003年,中国就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旨在告诉那些对中国崛起怀有疑虑的国家,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但是它不会像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和日本那样,以对抗或敌对的方式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权力。后来由于“崛起”一词被某些国家作负面解读,这一概念很快被“和平发展”所代替。2005年,中国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之后,中国又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还公开发出了一系列多边合作倡议:在2014年5月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中国提出树立亚洲新安全观,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积极探讨建立亚洲安全与合作的新架构;在2014年11月北京召开的APEC首脑会议上,中国提出了建设亚太自贸区的倡议;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此外,中国还提出与周边国家建立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国家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等等。这些多边倡议和行动无一例外地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内容。

然而目前,环顾世界,乌克兰危机、中东乱局、美国持续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无不体现出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

当前美俄两国围绕乌克兰危机展开激烈博弈,驱使两国相互博弈的理念则是冷战思维。

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与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泾渭分明。特别是中国坚持结伴而不结盟原则,积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合作关系,都在“一带一路”愿景的共建原则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即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除了全面发展友好国家关系之外,中国还积极稳定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在对待美俄两国时,中国采取了适度的应对措施,以斗争求合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