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暧昧的日语表述看“安倍谈话”(2)

从暧昧的日语表述看“安倍谈话”(2)

其次,安倍在正式公布谈话内容之前曾表露会用自己的语言来传达自身的真实意图。事实上,尽管“安倍谈话”包含了以上几个关键词,但还是不出所料地在谈话中玩起了文字游戏,不仅言辞模糊,而且表述方式暧昧。“安倍谈话”是提及了“侵略”,但“侵略”一词在谈话中是作为单独的词汇出现的,而不是论及日本在二战中发动的具体的侵略战争。对于“殖民地统治”,“安倍谈话”表示“与殖民统治永远告别”,同样没有说明日本曾对哪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殖民统治。对于“痛彻反省”和“道歉”,安倍谈话说“我国对于先前大战中的所作所为,再次进行痛彻反省,从心底表明道歉的心情”,既没有具体指出痛彻反省在先前大战中的什么行为,也没有具体表明对谁表示道歉。尽管后文提到了亚洲邻国,但是前后文对照起来看,仍让人有表达所指很不明确的感觉。在重要问题的表述方面,这种表达所指的模糊不清遍布全文。如“安倍谈话”中尽管承认日本在战时伤害了女性的尊严,但文中也只是“似乎”在指但却没有明确指出是慰安妇问题。

“安倍谈话”中值得注意的还有以下三点:一是谈话在论及日本近现代的战争时专门大篇幅论述日本走入战争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的叙述中,谈话强调当时国际形势的紧张与日本的“被迫”,显然有为日本发动战争开脱罪责的深刻用意。二是谈话突出对死难日本人的哀悼,处处流露着日本人是战争受害者这样的“受害意识”,对日本战争的加害责任反省相对不够。三是谈话中放置了日本将来会在历史态度特别是“道歉”问题上进行逃避的解释。安倍谈话中说: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们背负持续谢罪的宿命。

再次,“安倍谈话”还是安倍政权借回顾历史之机给国际社会、也给日本国民打的一针麻醉剂。安倍用日本战后70年的艰难崛起与和平发展历程不仅淡化和掩饰着过去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历史,而且还“借船出海”,利用战后日本发展的悲情与豪情,打着“自由民主价值观”和“积极和平主义”的幌子掩饰着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危险未来,麻痹着国际社会和日本国民对当前安保政策方面的警惕。在强制推行《国家秘密保护法》、强行表决新安保法案之后的安倍,更需要塑造出一个对战争历史敬畏以及捍卫和平的“仁者”形象。可以说, “安倍谈话”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安倍政权标榜当前日本和平形象的一张“历史牌”。

与前任历届政府的首相谈话相比,“安倍谈话”复杂模糊、表达不清,正可谓是:“为言其他而顾左右”。口中模糊不清地说着反省过去战争的历史,手里别有用心地拿着战后和平发展的橄榄枝,心里却在疯狂挥舞着军刀的安倍政权,正在“打造”一个为了政治军事大国化而罔顾历史和邻国感情的日本。

“安倍谈话”开篇强调要从历史教训中汲取通往未来的智慧。但是,认不清过去、做不好现在的安倍政权,谈何智慧带领日本走向未来呢?

(孟晓旭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