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局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支撑
针对近年来“货币战争”词汇在我国的走热,有专家认为,作为热爱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崛起不走西方老路,不搞对外金融霸权;金融就是一种日常的经济活动,不应该夸大或渲染其战争功能。
事实上,金融是新世纪“殖民战争”的核武器,谁能熟练地应用它,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不搞对外金融霸权,不等于西方大国不对我们实施金融霸权。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崛起的道路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的利益空间要拓展,这种拓展必将遭受某些国家的围追堵截。而这种拓展所体现的,必然是我们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和开放程度的提升。而这种开放,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尤其是金融对外开放,既给我们带来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机遇,同时也将带来西方霸权国家对我国实施掠夺和打压的风险。
金融是现代经济中极为复杂、脆弱和敏感的高端领域,它的安全稳定需要大批高端精英人才来维护。然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极为短缺。郎咸平在《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中指出,“我们今天中国的最弱项不是制造业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企业家,也不是商业没有人才。那么,最弱的一环是什么?金融。”他在该书的分析中,通过大量事例说明,正是由于我们缺乏这方面的顶尖人才,才使我们在与国际金融资本家对决中,一次次上当受骗,一次次被套牢,导致国家遭受巨额损失。可以说,在当下我国高端金融人才缺乏,对外金融调控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下,如果因为缺乏必要的金融“防火墙”,而直接与美欧等西方国家金融高手对决,其风险之高,不言而喻。因此,赵煜堃在《货币战争》序言中指出:“金融对外资开放,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其风险甚至可能大于让美国的所有航母编队都开到中国邻近海域……一旦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遭到金融战打击,会寻机造成国内局势动荡,由‘外患’引发‘内乱’。”所以说,“战争已经开始,虽然看不见硝烟”。
由此可见,在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进程中,能否牢牢掌控金融主导权将决定我们的前途命运,金融能否控局已成为决定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支撑。可以预见,中国的崛起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在这种挑战中,如果不能快速提升军力,就不可能实现安全崛起;如果不能有效提升金融掌控能力,同样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崛起。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