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中国抗战历史地位

正视中国抗战历史地位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14年中,中国牺牲人数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截至1945年,中国战场所消耗日军人数超过太平洋及东南亚等东方各战场的日军总和……一组组数字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东方主战场地位。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东方主战场地位并没有得到西方学界应有的重视,国内学界受制于资料有限等原因,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亟待提升。8月15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围绕如何认识和深化研究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内涵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战场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

日本的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也标志着二战的彻底结束。在这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贡献有目共睹。

中国率先举起大旗,打响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武汉大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胡德坤认为,“第一枪”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最早站起来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开辟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则指七七事变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形成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据统计,在整个抗战中,中国军民以3500万的伤亡,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中国抗战,打乱了日本‘南进’和‘北进’计划,为盟军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教授庞存生表示。

1945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陆地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人。”

在中国浴血奋战下,1938年,日本经济军事消耗超过100亿日元,形成日本天皇最不愿见的“帝国雄狮百万受制于中国”局面。“自此,日军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介绍,到1945年初,日军大本营估计,日本能够有组织地进行战争的时间,“即便竭尽所有,大概也只能以1945年中期为限”,日本失败已成定局。

作为二战中作战规模最大的战场,中国的抗战贡献赢得盟国认同。“中国由此赢得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主要创始国之一和常任理事国。”肖裕声表示。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国军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共御外敌所取得的近代史上第一次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学者认为,在这场胜利之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大旗并倡导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而中共中央则连续发表10多个文件,号召民众武装抗日。同时,派遣大批党员奔赴东北,领导抗日斗争,并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肖裕声说,尤其中国共产党力促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根据肖裕声的统计,从1938年开始,日军投入敌后战场的兵力不断攀升。到1945年,侵华日军108.85万人中,75.87万人投入敌后战场,32.98万人投入正面战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