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宝航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战略情报专家和社会活动家。1895年,他出生在辽宁海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毕业于东三省当时的最高学府奉天两级师范学校,后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阎宝航从青年时期就把个人的追求抱负与民族命运、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铸就了强烈的爱国兴邦的坚定信念。师范学校毕业后,即白手起家,创办奉天贫儿学校,努力使无钱读书的儿童接受教育,为社会、国家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其间,阎宝航结识张学良将军,遂成为一生的挚友。1918年底,阎宝航任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他积极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支持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并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办奉天暑期大学,传播马克思主义。通过这些活动,阎宝航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支持共产党人在辽宁开展建党活动。
自阎宝航出生起,其家乡就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甲午战争中,海城一带是辽东半岛主战场之一。1905年日俄战争后,东北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重灾区。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帝国主义变本加厉,加剧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从这时起,聪慧、颖悟、追求光明的阎宝航就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从英国留学回国后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抗日救国而展开的。他为抗日救亡、收复东北奔忙操劳,呕心沥血。面对日本的野蛮侵略,阎宝航和东北爱国志士相继组织起“东北国民外交协会”“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辽宁省拒毒联合会”等3个反日群众团体,分别被选为主席、总干事、会长,组织群众举行示威游行,有力声援东北当局的外交谈判。他第一个把日本侵华的秘密文件“田中奏折”译成英文,公诸于众,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阎宝航还和他人组织民众焚毁日本人贩卖的毒品,被人称为“今天的林则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阎宝航因被日本当局悬赏追缉,秘密转移到北平。面对蒋介石不抵抗的政策,同年9月27日,他和高崇民等组织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并当选为常委,组织流亡关内的东北民众积极开展反日爱国运动。他发动群众向南京政府请愿,要求出兵收复失地。他到全国各地奔走呼吁,为东北义勇军募集钱款衣物。他与共产党人张希尧等创办抗日干部训练班,自任班主任,培训抗日干部,并选派毕业学员赴东北工作。1932年,阎宝航领导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政治部写成《东北义勇军概况》一书,全面介绍东北义勇军的缘起、规模、活动范围和战绩,指出义勇军完全是“受创过钜,愤起自卫”的民众自发武装队伍。阎宝航为之作序,指出:“我义勇军将士,惟当自益自淬励,努力杀贼,以报炎黄祖宗耳。”1933年夏,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南京政府取缔后,阎宝航和他的战友们又秘密成立抗日组织复东会,宣誓“团结一心,誓死救国,不达目的,永不罢休”。阎宝航被推为理事长。他和张希尧等利用一切条件和时机,坚持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复东会也遭解散。为了组织一个包括东北各救亡团体、东北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等各方代表参加的更为广泛的、关内统一的抗日团体,阎宝航和高崇民等共同主持筹备,于1937年6月在北平成立“东北抗日救亡总会”,阎宝航被推举为五位常委之一,刘澜波任中共党团书记。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下,阎宝航等把东北军军官、东北流亡民众、爱国人士组织起来,造成大的声势,努力促蒋抗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