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2)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2)

四、 惟有坚持党的领导方可深化改革、不断进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的进程。在中国,整个改革进程,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党的领导,深化改革这一历史性系统工程便会停滞,或者走上邪路。这里可以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例子。

1.实现市场、政府职能及其运行的法制化。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制的完善是其日臻成熟的标志。党的领导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2.深化市场主体的改革。简政放权,何度为宜,要探索。国有企业和其他公有制形式的企业,都面临着通过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的任务,它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基础。如何通过内部的改革和外部环境的创造,增强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正确领导需要继续探索。而新自由主义也是在此事上大做文章,以深化改革为名把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鼓吹私有化,借发展混合所有制为名,企图吞食、削弱、取消公有经济,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对大量的民营企业,怎样把支持与规导有机结合起来,在许多方面可以说是刚刚破题,实际上这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在党的正确而坚强的领导下积极探索。

3.完善宏观调控和资源配置方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从实际出发,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论断,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继续深化。事实表明,这个结合释放了巨大活力,尤其进入新常态“三叠加”时期,使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也遇到新的挑战,需要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创新领导方式。

4.完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制。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是开放性,因为市场与国际市场互相沟通、彼此影响交易和竞争领域十分广阔。国际市场仍然是西方垄断资本主义主导的。一方面国际市场变数很多,另一方面垄断资本有意作祟,有很多风险和陷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想保持稳定发展、竞争制胜,就必须在扩大开放中有防风险、化冲击的机制和能力,把握开放的限度和方式,适应国际交易规则。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须加强和提高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进一步引导改革的深化。

5.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思想道德建设。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它存在鲜明的两重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突出地表现在思想道德领域,它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参与竞争、敢于进取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必然使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有所泛滥。因为市场经济是逐利的经济,个人主义必然肆行,财富占有欲的驱使、“一切向钱看”、“一夜暴富”的念头和功利意识日益强盛;奉献、牺牲精神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压抑,一些违背道德的不良风气趁机流行,乃至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以致多年被消灭的东西死灰复燃。邓小平同志早就警示,开放之后蚊子苍蝇也会趁机进来,必须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党中央一直强调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现在看来,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尤其要警惕西方国家向我国推行的“街头政治”、“颜色革命”。这个领域尤其要加强党的领导,以更大的力度和更新的形式发挥好我国的政治优势,而教育青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则更为重要。

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建从严治党和加强领导的互动机制

中国共产党的活力之一,在于它本身有一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机制。这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长期艰苦磨砺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免疫系统,是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能否超越兴亡更替的“历史周期率”,如何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党是一大考验。从现实分析,市场经济中的趋利冲动,资本势力对权力的诉求,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加上执政党许多新成员缺乏战争、劳动和艰苦环境的锻炼(很多人从校门到校门),为人民服务意识薄弱,就很容易在执政过程中被潜移默化俘获从而悄然变质,乃至形成某些利益集团。面对新的执政任务,全面从严治党与加强党的领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自身建设的强化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职能,也是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领导的必备前提。所以,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从这一辩证关系出发,理解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就成为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综上所述,贯穿着一个基本逻辑: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重性,必须坚持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完善、运行,这是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制度活力且保证其不变质的决定因素。这一政治特征和政治优势正是“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具体体现。没有党的领导,市场经济的消极面就会吞蚀掉它的积极面,使得“浊水横流”,产生严重问题,乃至冲垮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新自由主义者将市场经济抽象化、片面化、孤立化,进而泛化到政治思想领域,故意掩盖它的两重性,企图实现从“自由化”到私有化再到政治制度的变质。对此,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清醒,并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加以批驳、澄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全党和全体人民的认识。

(作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顾问)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