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

四、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

在领导敌后军民通过开展游击战争、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努力开展国民党统治区和沦陷区的工作。

在抗战时期,党对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抗日救亡斗争;坚持国共合作,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阶层人民,开展民主运动,推动大后方各方面的进步和抗日文化工作的发展;发展、巩固党的组织,积蓄革命力量,等等。

抗战初期,抗日民主运动是以推动国民党坚决抗战和进行民主改革,争取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和活动自由为主要内容的。1940年9月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高压政策,大后方的民主运动一度趋向沉寂。

1944年4月至5月,国民党军在为阻击日军而进行的豫湘桂战役中实行全面的大溃退。大后方人民把这种军事上的失败归因于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和腐朽,要求民主的呼声由此变得更为强烈起来。1944年9月,中共代表林伯渠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的主张,有力推动了大后方民主运动的深入和发展。

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都直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它也为抗战胜利以后形成人民解放斗争的“第二条战线”奠定了初步基础。

五、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在全国各党各界各军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把坚持、巩固、扩大这个统一战线,视为抗日战争坚持和胜利的一个基本条件,并以之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

遵循着独立自主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党坚决冲破国民党的限制,放开手脚,广泛地去发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群众,发展革命武装和开辟、扩大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阻止时局逆转、阻止投降和分裂创造了条件。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针对国民党采取的消极抗日的方针和分裂、妥协倾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中国共产党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即自卫的原则、胜利的原则和局部的原则,不仅有效地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几次反共高潮,而且继续地保持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

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坚定的国际主义者,而且首先是最热烈、最忠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经过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有了空前的壮大,党在人民中的政治威信得到了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一个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作者系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