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明 凝聚精神动力

传承中华文明 凝聚精神动力

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以道路选择、理论指引、制度建构,追求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让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有机统一;坚持开放包容的创新姿态,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兼收并蓄。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文明是推动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文明就像国之大厦,凝结民族的追求,铸就国家的强盛。国家发展需要精神动力,民族进步需要文明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文明,其灵魂和核心内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文明中国,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一个共同价值取向,即物质生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缺失也不是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睦,离不开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文明中国建设能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

文明是国家和平外交的心声。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中国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坚持不懈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携手各国共同推动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公平正义。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好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焕发更为璀璨的光芒。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文明理念的重要内容。我们一方面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使之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的优秀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力量。

(执笔:张敏胜 余再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