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贬值(2)

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贬值(2)

目的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一国的汇率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小视。一般来讲,汇率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的作用,而经济增长对出口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虽然我们常讲要靠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但与投资、消费并列为实现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也是需要重视的。因为,放眼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近来,我国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为此,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密集降息或降准:2月降准0.5个百分点;3月降息0.25个百分点;4月降准1个百分点;6月降息0.25个百分点。但是,这些降息或降准措施没有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就在8月25日,央行又宣布新的双降政策:自8月26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自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财政政策方面,具有减税效应的“营改增”以及着眼于小微企业的减税费政策等,还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汇率政策也属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范畴,对它应用得当,自然可起到提振经济的功效。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人民币汇率上升的态势,而同时,许多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都打起了让本国货币贬值的主意。比如,在这次新汇改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今年升幅已达3%,但同期亚洲货币指数降幅已近4%,其他国家货币的贬值,给我国出口带来很大的压力。

据报道,我国8月采购经理人指数由上月的47.8点降至47.1点,达2009年春季以来的最低值。这一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继续走低,意味着我国经济疲软的局面还将延续下去。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了7%的经济增长率,但经济下行压力似乎有增无减。从对外贸易看,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微降0.9%,进口下降14.6%,贸易顺差扩大1倍;而仅7月而言,出口下降8.9%,进口下降8.6%;贸易顺差收窄10%。前7个月贸易顺差的扩大,不是来自出口的过快增长,而是由于进口的大幅下滑所致。出口增速放缓,说明其他国家的经济也不尽如人意;进口增速大幅下滑,固然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因素,但也说明了我国的内需不足。也就是说,这种贸易顺差增大实际上是一种“衰退型顺差”,反映了我国经济正处在内需外需都不振的困境中,因此也很难支持人民币汇率保持在高位。

这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定价机制的调整,目的是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随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贬幅,我们不妨可将此视作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部分,从而使调控手段更加丰富。自然,由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可望能有效刺激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减轻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住出口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重要动力的角色,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乃至全球经济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也需看到,尽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但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仍是值得肯定的,所以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人民币是强势货币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