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讲中国故事(4)

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讲中国故事(4)

讲好中国故事的普适性: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讲好中国故事不容易,如何讲的问题也很重要。如果是用一套抽象晦涩、只有自己能够理解而别的国家难以懂得的概念,再好的故事内容也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共鸣。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如何打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善于借用国际上通用的概念范畴表述,赋予其新的内涵。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应当承认,中国梦的提出与美国梦不无关系。美国梦提出的时间较早,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由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提出的。而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和使用相对较晚。美国梦在前,中国梦在后,在形式上中国梦是对美国梦的借鉴与超越。美国通过“美国梦”传播其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增强了软实力,掌握了话语权,是非常成功的宣传。我们为什么不能借用这种传播方式,提出“中国梦”,来讲好中国故事呢?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梦这一概念所表达的基本内涵是早已客观存在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中国梦也是与美国梦有重大区别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来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的基本内涵,如奥巴马总统所言,“每个人都有着追求个人幸福权利的这一信念,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前者的核心理念是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后者的核心理念是个人权利至高无上。“中国梦”的提出,不但在国内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心拥护,而且也引起国外的积极反响,使国际社会进一步关注我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巨大机遇。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明确表示,祝愿中国梦想成真。中国梦成了我国对外宣传的最强音。

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讲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要把做好思想舆论工作作为全党的事情、作为全体中国人民的事情。不仅中央的同志要讲,各级领导干部也要讲;不仅宣传部门要讲、媒体要讲,实际工作部门、各条战线都要讲。通过学讲中国故事,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人民政协论坛”特聘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全文)》,新华网,2014年4月1日。

②《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5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