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阅兵抹黑中国,只会使自己越抹越黑

利用阅兵抹黑中国,只会使自己越抹越黑

摘要: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当事国——日本领导人,安倍晋三却没有出席抗战纪念大会。安倍缺席是否会降低抗战纪念活动的意义,是否会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国内民众又是如何看待中国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的?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天安门举行,并举行胜利大阅兵。30多位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代表和多名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北京,出席纪念大会和阅兵式。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当事国——日本领导人,安倍晋三却没有出席抗战纪念大会。安倍缺席是否会降低抗战纪念活动的意义,是否会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国内民众又是如何看待中国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的?

“安倍谈话显然不能被亚洲邻国接受。从一开始,安倍不出席中国的纪念活动和阅兵式已经是一个定局。”

刘江永:尽管中方已经邀请安倍首相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但日方经过左右权衡决定安倍缺席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和阅兵式。

8月14日,安倍发表表战后70周年之后,想考虑中方的反应,然后决定是否在9月纪念活动前后来访。如果中方对安倍谈话能正面评价,且同意安倍首相的行程,那么他可能会在九月上旬访华。但是实际上,安倍的这两个期待值都不可能实现。首先,安倍谈话尽管接受一些日本有识之士的建议,但是他的基调和村山谈话大相径庭,也没有对二战是一场侵略战争的性质进行明确表述。同时,他也没有对历史上的殖民统治表示歉意,只是间接的引述一些话。所以这个谈话显然不能被亚洲邻国所接受。第二,他想在他所希望的时间访问中国而不参加纪念活动,中方也不会接受。所以从一开始,安倍不出席中国的纪念活动和阅兵式已经是一个定局。

“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程度是决定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安倍来与不来都不会影响两国关系根本走向。”

刘江永:首先,中日关系不取决于一次领导人的会晤是否能够实现。从冷战后到现在的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历程来看,决定两国关系改善还是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是继续发展还是受到抑制。  

其次,美国的因素也很重要。因为美国要平衡正在崛起的中国,要借助日本来达到其目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全战略、钓鱼岛等问题上,安倍不断拉拢美国抗衡中国。同时,美国需要日本制衡中国,但又不愿意看到因为这些问题引起中日的战争和冲突,因此美国是在这样一场的战略博弈的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无法认同安倍的历史观和战争观,事实上处于一种纠结状况。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