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
总理谈经济发展 哪些词是高频词?
9月9日,李克强在回答企业代表提问时,提到了经济增长新动能、创业创新等问题。据新京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改革、创新、科技、国际产能合作等词汇,成为了总理口中的高频词汇,反映出总理对经济发展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多举措刺激“改革”释放红利
“改革”是李克强在公开场合提到最多的词之一,昨日他说“继续下力气推动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4月李克强在福建视察时表示,“发展的潜力、韧性、回旋余地很大”,主要原因在于,推动改革开放会释放更多红利、拓展新的空间,总理称“这是创新宏观调控工具箱之外顶住下行压力的有效利器”。
3月,李克强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考察时明确表示,工商部门站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第一线,“为稳增长、促创新、扩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表示“要持续发力,让市场活力和改革红利更加充分释放”。
21次常务会议题与“科技创新”相关
科技是本次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亮点之一。7月,李克强称“本届政府常务会议题21次与科技创新相关”,足见其重要。“促进科技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度融合,以改革创新培育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李克强曾这样描述几者之间的关系。此外,“科技发展和普及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也表明了总理对科技、对创业创新意义的重视。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李克强对国际产能合作非常重视,曾在多个国际场合提到加强国际产能合作。5月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演讲时,他说:“此次拉美之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与拉美国家的产能合作”。
他还称,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处在产业链不同位置,有互补优势,通过产能合作,实现全球产业链完整合作,将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几天前,李克强在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时又一次谈到产能合作,希望同乌方在“双方感兴趣的领域开展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称这将助力双方有效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产生的下行压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