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重点领域”——更好服务发展大局
“旅游+”代表着一种新的先进生产力。“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创业、民间交流等重点领域结合,将在精准扶贫、促进创新创业、民间外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旅游精准扶贫。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扶贫是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渠道之一。旅游扶贫有利于打破贫困地区的封闭状态,有利于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为发挥乡村旅游扶贫的积极作用,国家旅游局将开展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推介行动;继续开展乡村旅游村官培训,从2014年到2020年计划培训6000名村官;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加强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规划指导、专业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整村扶持。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到2020年实现7017万贫困人口的17%(1200万人)通过旅游实现脱贫。
旅游+创新创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大批返乡农民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实现了创业致富;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和文化、艺术、科技等专业人员落户乡村,将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乡村的资源优势、旅游的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国家旅游局今年推出首批20家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各地正在大力推进旅游+创新创业,支持建设相应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努力使乡村旅游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之地。
旅游+民间交流,旅游外交显现活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旅游作为推动民间交往、促进民众感情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外交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超越地域、国界、阶层、种族、宗教和文明的巨大力量,增进世界各国和不同人群的交流、交往和理解、认同。过去我国国际旅游市场规模较小,很少从大外交的角度来审视出入境旅游。现在我国每年近2.5亿人次的出入境旅游市场,已成为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平台和对外交往合作的重要抓手。旅游行业要在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中主动作为、主动发声,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服务游客消费需求,努力开创旅游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作者为国家旅游局局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