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线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仲勋与群众路线》一书,生动再现了习仲勋同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人生。该书深刻地启迪我们,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充分焕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发展都无法推进,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发展事业之所以不断深化,最根本原因在于一 开始就把改革发展大业同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之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真正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实践特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根基,根基愈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就愈加巩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国内外发展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的发展任务日益艰巨,对实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和人民创造历史这一科学原理,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发展举措,时时想着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的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一方面使人民群众全程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扩大民主参与渠道,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民群众共建共享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注重总结人民群众创新创造,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也是科学,它从来就不在书斋里,而在亿万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是以反映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为源泉,始终贯穿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非常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首创精神,推动改革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直至生态文明领域全方位铺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理论愈扎根群众创新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清晰明确。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必须自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要主动把握事业呼唤并催生新的科学理论这一大趋势,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人民群众实践的新发展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永葆党的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在实现理论创新和人民群众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