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受到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在新形势下,中美关系现状如何,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宣讲家网为您一一梳理。
全球视角下的中美双边关系
中美双方要以合作促发展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致力于同美方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美双方要以合作促发展。
——2015年8月28日,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
全球经济事务方面:中国<欧盟 美欧关系对全球经济维度占主要作用。
全球安全方面: 中国<俄罗斯 美俄军事关系基本上决定了全球的安全状态。
无论是美俄关系,还是美欧关系,都不能够起到塑造和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作用。作为后发者的中国与既有体系维护者美国之间特有的一种状态。
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引擎
把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落到实处
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承前启后、开创未来,把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落到实处,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更多更好惠及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我愿同你一道为此作出努力。
——2014年11月12日,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
中美两国真正会爆发摩擦、产生争吵的问题往往是一些地区性或者国际性问题,即涉及到中美两国以外的第三方的问题。
第三方因素作为一个变量随时在影响着中美在这些问题上的互动。
比如,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不但要考虑中国的利益诉求,也要考虑到东南亚盟国的诉求。
中美双方对国际秩序的理解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国际社会也期待中美关系能够不断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2013年6月7日至8日,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
中国: 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实现多元化。
中美共同努力,避免出现传统的大国竞争和大国博弈。
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
不要重蹈强者争霸的覆辙,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做到平等相待。
美国:一极世界是合理的,并且应该继续维持下去。
坚持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
美国并不希望和中国全面对抗。
中国继续接受美国的全球领导作用。
美国:未来对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能不能有效地把中国吸纳进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并且对美国不构成威胁;
中国:有效避免和美国全面冲突的同时,不断扩展、维护自己的利益。
影响中美关系的维度分析
中方坚定致力于同美方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愿同美方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处分歧,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2014年2月14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
军事领域——中美关系的晴雨表
中美军事关系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这一领域都会不时表达对对方不同意的观点和立场。
经济领域——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中国:希望保持与美国密切的贸易合作
希望能够进入到美国的市场,从事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在美国本土开展中国的商业活动。
呼吁美国对中国要实行公开和透明的态度,能够接纳中国企业的投资,平等对待中国企业,。
美国:需要中国的商品,但对中国到美国本土进行投资的态度有保留。
希望中国把钱借给美国,然后由美国决定如何使用这笔费用。
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说国家安全、国企问题等限制中国对美国的投资。
政治领域——中美结构性盟友的核心
第一,现实主义国际体系的最大问题是导致零和博弈。
能够开展合作的国际问题,往往是一些非传统问题,比如埃博拉病毒、恐怖主义等。
中美两国在传统地缘政治问题上,立场是不一致的。诸如:俄罗斯和乌克兰争端问题、东海问题。
第二,中美双方在零和博弈下的考量。
中国:能不能说服美国更自信地向中国开放市场。
能不能够维持对美国继续比较强劲的商品出口势头。
美国:能不能规制好中国的经济增长。
凭借自己在规则制定方面的优势,中和中国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活动,以保证美国在继续从中国获得大量廉价商品的同时,避免中国成为美国一个真正强有力的秩序竞争者。
2015年9月22日,习总书记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期待并相信习总书记的这次美国和联合国之行,一定能够凝聚中美友好合作之心,汇集世界和平发展之力,开创中美关系和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明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