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
适应财政发展新常态,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扎实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做好深化镇级财政体制改革调研。2013~2015年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将于今年到期,为配合XX湖经济圈战略实施,科学做好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调研工作。上半年,局成立专门调研组,多次主动走出去,到周边地区学习取经,开阔视野,查找不足;同时,多次深入各镇(街、区)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对现行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认真测算和分析研究,为科学制定新一轮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做好前期基础工作。二是继续推进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建设。继续推进会计核算、出纳电算化、资产、资源和合同、财务监控、预算管理、票据管理六大模块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建设,除票据管理模块外,五大模块正在加紧推进中。在会计核算模块建设上,全区纳入农村财务监管平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帐套共有1850套(村级233套、组级1614套、其他3套),基本步入正轨运行;在出纳电算化模块建设上,全区11个镇(街)全面推行出纳电算化,目前已启用出纳电算化的帐套有XXXX套(村级233套、组级1597套),占监管平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帐套总数的XXX.92%。;在资产、资源和合同模块建设上,各镇(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台账已全部纳入农村财务监管平台进行核算、监管,目前已录入农村财务监管平台的合同XXXX份;在财务监控模块建设上,目前除三江、罗坑、司前三个镇外,其余镇(街)均已制定并公布了农村财务监管实施细则;在预算管理模块建设上,抓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预算录入工作,目前已录入农村财务监管平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预算695份,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数的38%。同时,建立农村财务监管平台运行通报制度,全面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快农村财务监管平台与银行联网,除罗坑镇、司前镇两个镇外,其余9个镇(街)均实现了银行联网。三是继续推进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建设扩面工作。通过深入单位调查研究、加强业务知识指导、组织开展上线培训、及时跟进系统信息变更情况、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等方法,积极推进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建设扩面工作,促进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上新台阶,上半年,新增上线单位29个、上线项目11个。包括区交通运输管理总所的货物港务费、各镇(街、区)代区城管局收取的非税收入项目以及XX第一中学等14所区、镇公办学校的教育收费项目。全区上线单位104个,用户数415个,代收银行6家,18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项专项收入、32项罚没收入、5项政府性基金收入、3项其他收入上线运行。四是继续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制定《XX市XX区试编2014年度权责发生制》和《XX市XX区财政局试编我区2014年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方案》,召开全区的布置会和局内的交流会,推动试编工作开展。同时,抓好对财政专户的存量情况进行核实,对财政专户进行梳理。规范和提高单位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进一步推进全区单位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改革。继续深化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加强与银行、预算单位及公用事业收费部门沟通,及时解决单位使用公务卡缴交公用事业费的难题,同时,加强单位提取现金审核,引导单位使用公务卡替代现金消费。上半年全区实现公务卡消费XXXX万元,同比减少2.03%。五是稳步推进“镇财区管”改革。开展乡镇集中支付改革调研,制定科学合理改革模式,优化和调试乡镇集中支付系统,6月下旬起选择双水镇开展乡镇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同时,按照“加强监管,规范支出”的原则继续细化镇级财政预算执行监管,完善镇级部门预算与区级部门预算统一同步的财政信息系统;按时保质完成镇级人员信息录入和逐步完善镇级人员经费系统。六是开展财政绩效管理改革。根据不同行业单位特点,设计较为切合被评单位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更系统、全面、客观地对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提高绩效评价报告质量。积极研究和探索绩效管理改革,逐步建立“事前绩效评审、事中绩效监督、事后绩效评价,结果绩效问责”四位一体的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七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采购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采购业务办事流程,把好政府采购立项审批;依法及时办理政府采购的投诉事项,加强政府采购业务培训和信息宣传,完善政府采购专家库管理。1~6月,完成政府采购立项603项,金额X.74亿元,其中集中采购XXX项,金额5.18亿元;分散采购475项,金额XXXX万元。八是抓好项目的投资评审。进一步规范评审业务操作规程,做好项目评审的资料预审和受理登记工作,提高项目评审资料质量和明确受理时间、完成时限。加强评审业务管理,确保评审质量。加强委托项目评审的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监管、复核工作,加快评审进度,进一步提高评审工作效率。如XX大道XX段的工程评审,安排专业人员驻场接收资料,专人评审,及时出报告。1~6月,完成审核工程项目的预、结算共725项,送审金额11.12亿元,核减金额XXXX万元,审定金额10.2亿元,核减幅度8.27%。九是加强行事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复核更新系统有关数据,上半年,全区纳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资产总额37.62亿元,其中区本级XXX.64亿元、各镇(街)16.99亿元。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认真审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调拨、报废、转让,加强行事资产处置前后的监管。做好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产权登记工作,同时,积极协助政府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清理工作;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超编车辆进行公开拍卖处置。十是做好会计管理工作。对原会计人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会计信息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全面实施会计人员信息化管理。认真做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申办、核发和注册换证工作,上半年,全区共有269人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60人,注册换证3149人;有2517人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有517名会计人员报名参加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通过71人;有411名会计人员报名参加201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和高级资格考试。十一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成立以“讲规矩、敢担当、抓落实”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提高财政队伍执行力,推动工作落实,强化效能建设,服务科学发展。继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狠抓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落实。通过加大财政信息化建设投入,提高工作效率,推进财政党务和政务信息公开。通过组织开展“四个一”群众帮扶工程等活动,深入基层调研,转变机关作风。通过强化对干部任免、调配、推荐和提高福利待遇,进一步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项政治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财政队伍整体素质。
五、加快公有资产整合,提高资产营运效益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作用,加快整合盘活公有资产和公共资源,加快推进资产平台建设和公有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公有资产运营能力,有效实现公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加大资产资源整合力度。上半年对XX广场、XXX大道体育馆和XX人民运动场等无证资产和XXX大道中12号、XXX西路猫山、圭峰东路体育局办公楼等没有任何报建资料的房产进行补办手续,加快办理资产确权。成立XX区资源收储工作专责小组,对相关资产进行调查摸底,制定铁路站场、公路两傍闲置土地、旧厂房、物业收储计划,结合深茂铁路、XX大道征地拆迁,开展资产资源收储工作。参与工业园区建设运营工作,推进XX湖新城工业园区和城轨XX站TOD项目的开发。二是加快闲置资产处置盘活。盘活市场闲置场地,将古冈市场西侧铺位、摊位及闲置场地整合改造成商铺,向社会公示招租,确保公有资产的保值增值。“XX宾馆”资产公开招租成功,年租金增值率达73%。XX镇万达轻型隔热材料有限公司厂房和土地的租金上调70%。配合政府对大宗闲置资产如原农信社债权包中醋酸纤维实验厂债权、经委材料总公司位于江会路的土地使用权,通过诉讼形式保全债权,加快资产处置。赎买相关债权人持有的XX客运口岸建设公司的破产债权,加快客运港码头处置。分别与广州、XX等公司商议,安排资金赎买以上债权人持有XXXX宾馆或XX中旅社的债权,加快推动XX宾馆地块的处置。三是以制度完善企业监管。设立区属公有企业党工委、纪工委,理顺区公有企业党组织关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严格执行《XX区属公有企业领导人任职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区属公有企业领导人任职管理。建立企业“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安排、重大投资活动,大额资金使用)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公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抓住企业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关键环节,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以“教育、查找、建制、监控”四个环节为重点,强化预防腐败制度建设,着力抓好廉政风险的防控。四是加大资产保全力度。继续组织人力清理核实债权债务和企业资产,借助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债务诉讼,做好资产保全和债权追收工作,防止公有资产流失。五是加强区公有资金专户的核算、监管。及时清理追收应缴的资产收益资金和做好资产收益资金的会计核算工作,每月依时编制报送资金的收支情况表。做好区属关停企业资金的监管工作,对企业应缴的监管资金,实行跟踪到位及时追缴入专户;严格审核申请用款企业上报的支出项目、用途。六是加强统计、财务快报和产权登记工作。跟进落实报表布置、资料审核到软件安装、电脑操作等全程。落实每月企业财务快报的上报工作,指导、督促新增企业认真落实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财务快报上报工作。对符合产权登记的国有企业,做到“应登必登、应登即登、登则登准”的原则,完成全区36户公有企业产权登记工作。加强区属公有企业改革宣传报道,形成全社会支持国资发展的良好氛围。七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与区信访局、公安分局、人社局等部门的密切联系,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对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做好化解矛盾工作,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上半年共处理来访信访事项10次,涉及25人次,安排150万元解决区属关停企业有关职工遗留问题。1~6月,实现区属公有资产收益6905万元。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正确指导下,经过全体财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财政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隐患:一是镇级经济发展不平衡,镇级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多个镇出现当年收不抵支,部分镇级财政运作相当困难。二是受国内外经济不稳定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税收增长乏力,非税收入比重居高不下,财政收入质量下降,要实现全年财政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减收增支因素增多,保运作、保民生、保稳定压力增大,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缺口大。四是政府融资工作压力大,偿还债务越来越重。这些突出隐患必须引起各级高度重视,在下半年里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逐步加以解决,确保完成全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全区社会和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