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当前多元共识形成中的作用

新媒体在当前多元共识形成中的作用

共识(consensus)也可称为意见一致,是指一定时空背景下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某一事件或价值理念形成的公共认可或共同认识。多元共识则是处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拥有多元观念与价值取向的主体,通过讨论、争辩、沟通、交流最终达成的共识。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分化进入凸显期,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价值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分化性和差异性。那么,新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价值能否达成共识以及如何达成共识,便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共识是可以达成的,只是达成的方式和程度各有不同。有学者指出,共识应当在承认社会现存差异的前提下来努力消解或弥合各阶级、各阶层的分歧。多元共识的形成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不同阶层和阶级的利益主体通过利益表达、利益互动、利益妥协来寻找多元价值、理念之间的平衡点。而新媒体的出现,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提供了新的协商与对话的平台,它使话语权朝着均等化方向发展,使互动场更为活跃,有力推动着多元共识的达成。

新媒体使话语权朝着均等化方向发展

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点就是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发言平台。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政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社会精英拥有部分话语权,普通公众所拥有的话语权则是较少的。理论上,新媒体的出现可以为公众提供平等的话语权,不过,受制于现实因素,完全的均等化不可能实现,但可以肯定的是话语权正朝着均等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表达渠道的制度化束缚,塑造了公众的“惰性”,他们普遍具有利益诉求,但是并不一定会将此表达出来,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则为普通公众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可能性。一是从理性人的角度看,普通公众的意见表达行为是基于成本收益综合考量的结果。新媒体具有“易接近性”,介入门槛较低,且移动终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为公众利益表达提供了便利。二是伴随这种外在便利,个人通过接近新媒体技术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如信息获取、知识习得、网络建构等,从而提高了公众的自我效能感,他们也更愿意将自身利益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新媒体除了提供平台外,还塑造了公民自我表达的意识。三是新媒体平台自身的特性削减了公众自我表达的顾虑。微信用户的朋友圈大多是通过添加手机通讯录、QQ联系人以及身边好友所形成的“熟人圈”,与“熟人”的亲密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增高,心中芥蒂有所减弱,于是,人们更善于也更倾向于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说微信朋友圈类似于“私家庭院”,庭前都是熟悉的好友,那么微博则更类似于公共广场,广场上的人都戴有自己的“面具”,具有一定的匿名性,这也让人们更敢于、更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新媒体平台为公众掌握话语权提供了便利和可能,公众与政府、社会精英一样,都有了“发声”的机会,而掌握在不同话语者手中的话语权由参差不齐转向均等化发展。

今年7月份,“环保人士呼吁叫停萤火虫”这个话题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此事件一出,环保人士、商家、专家、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环保人士质疑展览的萤火虫并非人工养殖,会影响生态平衡,甚至会引起种群灭绝;商家则认为,环保人士有抗议的权利,但政府叫停应给出法律依据,不能拿道德绑架合法的商业行为;专家赞成商业观赏但前提是必须人工养殖;不少网友则表达了对萤火虫的关爱,如有网友说“萤火虫被放生后若环境不适宜很快就会死掉。它生命虽短,但也是拼命挥动翅膀,发出一道光。有些活动不要老以人类自己的感官愉悦为中心,适可而止吧”。对于这一事件,话语权不是一边倒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相反,新媒体平台上的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利益主体均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和交流,使得真理逐渐凸显。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