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特例”困境 做有说服力研究 (2)

摆脱“特例”困境 做有说服力研究 (2)

第二,理解经济学创新,特别是中国经济相关问题学术创新的含义

我们在致力于研究中国经济相关问题时,容易看到中国的现实与现有的理论之间的距离,但不容易看清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更不容易搞清楚其中的机制原理。因此,经济学创新,无论是理论上、实证上,还是政策上,严谨、系统、深入的研究都是必需的。

经济学的创新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的描述,而是基于深入分析的创新,是能够解释中国并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创新。中国特色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何解读则大有学问。停留在表面的中国特色上而无深入分析是很难说服人的。进一步说,过度强调中国特点反而使得中国故事变成特例,缺乏一般性,缺乏解释力,缺乏可复制性。设想一下,如果工业化和现代化只有基督教文化可以实现,那么还有一般性吗?假如日本丰田的管理经验完全基于武士道精神,那么还有什么一般意义呢?事实证明,没有基督教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照样实现;没有武士道精神,精益生产也能适用。这才是一般性理论的力量。起源可能是特殊的,但能否复制取决于一般性。

因此,基于中国问题的研究要想令人信服,要想摆脱“特例”困境,只有把它放到更宽广的分析框架和更多国家的经验中去。所以它应该是一个从一般理论到中国问题、再从中国问题到一般理论的过程。国外经济学家并不是对中国问题不感兴趣,而是因为他们评价中国问题的研究有些困难:一是因为他们不太清楚中国的制度环境和中国数据的可靠性;二是虽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并无偏见,但是他们坚守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理念,需要靠理论和事实去说服。所以,我们要做有说服力的研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