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美分歧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2)

处理中美分歧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2)

因此,前瞻习主席访美之行,坦然承认分歧、理性对待分歧、认真管控分歧是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应有之意。共同解决问题,不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也是我们前瞻习主席访美所应持有的心态。

具体而言,首先,中美应发挥化争议为合作的智慧,增加共识减少分歧。例如,在网络安全领域,可以把网络安全问题的争议变为一个合作机会。习主席赴美前,中美间就网络问题达成了“和平时期不率先攻击对方的网络系统”的重要共识,就是应对类似争议的良性方法。虽然约瑟夫·奈质疑该承诺无法验证,但相对于动辄付诸制裁、威胁,对话更能管控分歧,维护自身利益。

其次,中美应当通过在分歧领域增加合作内容,减少相关领域的分歧烈度。中美经贸关系历来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然而由于中美间并未签署投资协议,压舱石对于解决中美间贸易及市场准入纠纷的作用受到限制。在此条件下,习主席访美前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舒国增在北京新闻发布会上,率先亮出了包括中国高铁将开进美国在内的中美经济合作三项成果。类似的合作领域可望包括经贸、两军、能源、环保、航空领域以及促进留学、旅游、语言教育等方面,这同样会减缓中美在经贸问题上的分歧烈度。

第三,明确利益底线,达成管控各自内部的共识。必须承认,中美两国结构性矛盾不是一两次元首双边互访与会谈能够解决的。例如在南海等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重大问题上,中国没有让步余地。但通过与美国政要间的互动,阐明中国的底线,以两国领导人的领导力处理好两国国内企图引导中美关系逆向发展的意见。最高领导人重申双边关系的总体方向并向对方保证两国都希望双边关系向前发展的态度,则可以对一时不能够解决的问题起到舒缓作用。

处理中美分歧的国际效应,作为前瞻习主席美国之行的另一视角同样不可忽视。中美分歧处理的好坏,对两国与亚洲地区其他国家具有微妙而深远的影响。中美关系对地缘政治格局具有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习主席美国之行是化解有关中俄联盟对抗美国臆断的有力工具。美俄关系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但无论中俄都无意于结盟。中美关系的波折虽然使中俄走近,但并无联俄抗美的可能。

同时,习主席的美国之行还将影响美国插手东海南海领土争端的行为。在东海、南海海域内的紧张局势中,美国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以往,无论美国就该问题如何表态,都会被部分国家曲解为美国对其强硬态度的支持。中美两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行为将产生一定的国际影响。

可见,坦然承认分歧、理性对待分歧、认真管控分歧是实事求是地前瞻习主席美国之行应有的平和心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