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而行共谋新型大国相处之道

同向而行共谋新型大国相处之道

美国与中国,这两个“大块头”如何相处,关系如何演进,不仅因其体量巨大而举足轻重,更将深刻影响国际格局的发展。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分歧,净做些基于零和思维的懒惰推理,更不能轻易为一事所惑、一言所扰,否则必然带来双方都不能承受之重。只有以清醒认识进一步管控分歧、增信释疑,才能“得其大者兼其小”。

金秋时节,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中美关系历史进程中新的一幕徐徐拉开,让世人瞩目。有外媒指出,“这是自1979年邓小平访美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访问,因为它发生在中国更富裕、更有影响力、更强大的时刻。”今昔对比之下,中国亮相国际舞台的姿态,的确愈发自信、笃定。

数十年间,变化的不仅是一国的外交姿态。当今世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全球格局朝着多极化、多元化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迅速崛起,越来越多地在国际事务上崭露头角。作为世界上最重要双边关系的主角,美国与中国,一西一东,一个是守成之国,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崛起之国,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贸易额占世界五分之一。这两个“大块头”如何相处,关系如何演进,不仅因其体量巨大而举足轻重,更将深刻影响国际格局的发展。

“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如何相处,两国有识之士其实有基本共识:“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立足现实交往来看,2014年中美贸易额达5000多亿美元、人员往来超过430万人次,两国已前所未有地紧密相连。放眼国际事务,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问题层出不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或者单独应对。诚然,中美之前确实存在分歧、摩擦,但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分歧,净做些基于零和思维的懒惰推理,更不能轻易为一事所惑、一言所扰,否则必然带来双方都不能承受之重。正如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所说,“如果我们通过取消会晤、放弃接触来惩罚中国,那只会是惩罚我们自己”。两个大国只有以清醒认识进一步管控分歧、增信释疑,才能“得其大者兼其小”。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