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青年成长的关键环节
不论是行政管理级别或专业技术职称的晋升,都反映了一个青年所做的工作及其对他贡献的认可,也体现他将从事新岗位的平台大小。2004年,33岁的孙泽洲被任命为“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在解决一系列难题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经验;2008年他又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的总设计师,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作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在更多的单位,优秀青年由于工龄较短一般很难得到提拔。23岁的焦三牛被聘为武威市外侨办副主任、28岁的邓露被聘为湖南大学教授和博导,都曾引起了很大争议,就是论资排辈思想作祟的体现。再加上某些领导更看重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关系,普通青年晋升的难度较大。于是,优秀青年的潜能不仅得不到激发,还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那么,如何推动晋升制度改革,满足广大青年人才自我实现的需求呢?一要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等国有单位的经济和法律约束,强调单位领导的权利和义务对等,突出能力本位的晋升理念。二要细分岗位等级,缩短晋升周期,激励人尽其才。三要制定精细、量化的考评和晋升规则。从信念、精神、素质、能力、业绩等方面细化指标,量化标准及其权重,职业道德、特殊贡献等不宜直接量化的部分,由评委集体打分补充,最后按综合得分的排名确定晋升名单,并给予相应待遇。四要反馈晋升结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以晋升为导向,让没得到晋升的青年得知其差距以及将来的努力方向,并提供技能培训、师徒辅导、岗位轮换、模拟竞赛、担任领导助理等多种培训开发机会,鼓励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这样,广大青年就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建功立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