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正确价值观该如何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化用《礼记》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经典思想,对广大青年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四点要求,不仅指明了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前进方向,又指明了实现途径和有效方法。
知识就是力量,也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价值观,必须要勤学。求知为学,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习近平总书记曾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来说明“勤学”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最好时刻,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要形成自己的见解,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更要多关心国家、关心人民,把这些知识外化于行。
人无德不立,修德是做人之要、立身之本。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价值观,必须要修德。青年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更需要道德雨露的滋养、良好品行的塑造。知识需要道德的引导,才能用在正确的途径上,无德之人,才华越出众,危害就会越大,而这也是很多单位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因。德有很多种,有事关国家、天下的“大德”,有事关群体、社会的“公德”,也有事关个人品行的“私德”。青年之修德,既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养成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大德”;又要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唯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青年人的人生之路才不会走歪、走偏。
是非明则方向清,方向清则路子正。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价值观,必须要明辨。信息时代给当代青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宽广视野,也让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诱惑和挑战。当前,各种正确与错误的信息和思潮相互激荡,形形色色的诱惑和陷阱相互交织,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的多方面考量,青年必须要认清,一时的疑惑、彷徨和失落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掌握正确价值观这把人生“总钥匙”,以敏锐的双眼、理性的思维、从容的心态、足够的定力,明辨是非,认清方向,选准正道,坚定不移地沿着“向上、向善”的人生轨道成长。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年的一切崇高追求、高尚情怀、美好梦想,既要在行动中体现,也要靠行动来实现。所以青年要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要笃实。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青年要成事,既要沉心静气,更要扑下身子。不能好高骛远,不能沉迷幻想,要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来浇灌梦想,把挫折考验和艰难困苦作为梦想开花结果的养料,凭借踏实而不懈的奋斗,最终迎来梦想的开花结果。
价值观既要养成更要坚守
问道容易得道难,得道容易守道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青年必须养成、践行、坚持和守护的“正道”。当然,这条“守道”之路并不好走,在这条路上,青年不仅会遇到各种拦路虎的阻挡和考验,还要面对一些走在小道捷径甚至歪门邪道上的人的诱惑。
青年不仅要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更要始终坚持和守护这得来不易的正确价值观,不能为一时的利益,一时的情绪,或者一时的不如意改变初衷、目标和方向。无论顺境逆境,无论遇到险阻还是面对诱惑,都要始终坚持,保持定力,不忘本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很多时候,我们穿衣服时第一道扣子扣错了,却总在扣最后一道扣子的时候才发现。衣服的扣子扣错了,大不了再扣一遍,但人生的扣子一旦扣错了,是无法重来一次的。青年在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时,不妨向古人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时不时地给自己做个“全面检查”,看看自己在人生的第一道扣子有没有扣错,检查一下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没有走歪。有则改正,无则加勉。
(执笔人:李振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