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校层面的整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各部处的共同努力之下,总体来看,学校层面的整改工作扎实有序,进展顺利。据初步统计,在学校整改方案163条整改措施中,已经完成104项,占63.8%;6月底前完成17项,占10.43%;9月底前完成13项,占7.98%;9月底前可以完成阶段性目标19项,占11.66%;9月以后继续抓落实10项,占6.13%。在专项治理方案33条具体措施中,已经完成21项,占63.64%;6月底前完成4项,占12.12%;9月底前完成3项,占9.09%;9月底前可以完成阶段性目标4项,占12.12%;9月以后继续抓落实1项,占3.03%。在54项制度建设计划中,已经完成34项,占62.96%;6月底前完成8项,占14.81%;9月底前完成4项,占7.41%;9月底前可以完成阶段性目标5项,占9.26%;9月以后继续抓落实3项,占5.56%。主要成果有:
(一)着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学校党政领导成员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分别到清华大学、xx师范大学调研,不断完善党委常委会暨校长办公会制度,强化议题审核,完善议事规则,探索党委常委会与校长办公会分段进行,议题各有侧重。二是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明确校领导对学院和基层单位、部处的分工联系,进一步改进“校长信箱”和接待来访的方式,畅通基层和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重大决策时更加注意听取基层意见。三是加强对学校全局性重大问题的宏观研究和战略谋划,责成有关部门启动学科建设、实验基地建设、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等前期论证工作。多次组织务虚会和专题研讨会,就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生奖助制度、985建设项目、学校基本建设规划、中外合作项目、建立学院绩效基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强化议大事、谋全局。四是加强理论和政策学习,进一步改进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组织学习12次,每次围绕一个专题,力求学懂、学深、学透,努力将学习与解决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着重专题调研,体现学以致用。举办各类辅导报告9次,先后邀请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辛向阳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基本要义》专题辅导;邀请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xx市委常委牛有成等来校作报告,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部署安排,全面把握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在服务三农中寻找新空间、开辟新领域、做出新贡献。
(二)大力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暨校长办公会研讨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在思想上不断深化学校领导班子对于内涵式发展的理解,在继续深化本科生教育教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及原有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制定《合同聘用制实施办法》,推动合同聘用制的改革,完善招聘制度、薪酬制度、考核与晋升制度以及定岗制度,不断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深化校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设立学院绩效基金,进一步简政放权,在经费管理使用以及人员安排上进一步提高学院的管理权限与自由度;推动大学章程建设,完成《中国农业大学章程(试行)(草案)》起草工作,进入章程核准程序,借助“大学章程”的发布为学校内涵式发展建立根本性制度保障。
(三)积极推进校园民主建设
一是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在学校章程中提出“建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明确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校内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据此,2015年2月下旬,学校启动制定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章程,以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学校学术治理体系为切入点,就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办学,保障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提高学术质量等问题,在各学院范围内进行学习和讨论。目前,已经成立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人文社科、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四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学校学术委员会授权指导下开展工作,为学校最高决策提供专业的意见和依据。二是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2015年4月3日至4日,学校召开第三届三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专门增加校领导和代表们一起讨论的时间,在学校内涵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增进共识,讨论并通过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和《工会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教代会的各项职权,提高代表的参与意识和议政能力,强化代表提案的办理程序和成果运用,更好地发挥教代会工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教代会的工作机制和代表选举产生机制,为代表提供平台和工作便利,加强代表认真履职的工作要求,提高提案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完善团代会、学代会、研代会会议制度和提案办理制度,在2015年3月召开的学代会上改革了提案征集办法。四是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制定出台了《中国农业大学统战组织和代表人士意见建议反馈制度》、《中国农业大学民主党派调研制度》、《中国农业大学统战人士专题通报会制度》等三项制度,使得我校统战工作更加规范。
(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修订《教育教学奖励办法》,加大教育教学奖励力度。评选首届“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名师奖”,10名教师获得表彰。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教学服务质量,简化工作流程,本科教学方面提出41项为师生服务的具体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获批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xx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及其他多项奖励,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6名同学获得特等奖,人数居xx市第一名。二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效果良好,影响广泛;4篇博士论文入选2013年“xx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科技小院”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获xx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三是制订《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2013—2015)》,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完善资助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搭建资助育人平台。坚持疏导为主,完善干预体系,在心理普查、危机排查和朋辈互助三个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和改善。做好“市场、指导、服务”三项工作,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全校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加强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被评选为xx地区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
(五)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和资源整合
一是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先后出台学校《加强本科生招生管理与监督实施办法》等文件,对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保送生等特殊类招生的测试选拔工作进行规范,确保招生“零投诉”。二是加强二级单位财务监管,建立二级单位财务公开机制,以及建立健全本科生业务费、研究生业务费、学生活动经费和创收经费的管理规定。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出台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加强报账员培训,争取师生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搭建仪器设备使用的公共平台,建立闲置二手设备有偿调拨制度,提高利用率。
(六)努力推进国际合作交流
正式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烟台市政府签署协议,中外合作举办“烟台都柏林大学”。学校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建成。成功接待荷兰首相、克罗地亚前总统、特多总理和新西兰总理等高层来访。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荷兰皇家菲仕兰坎皮纳公司共同成立“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深入兽医领域合作,与美国普渡大学加强生物科学领域的合作。推动与南非农林渔业部合作培养南非留学生项目,新增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整专业英文授课研究生项目。学校高级代表团赴美国等国家重要合作伙伴院校,开展实质性交流访问。留学生数量和质量稳中有升,留学生学习管理和生活服务进一步加强。
(七)不断拓展服务地方的渠道和空间
我校与xx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xx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xx顺鑫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致力于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开展农业人才培养,合力推进种业之都的建设。由我校牵头,联合京津冀地区农业高校及农业科研院所,组织相关领导和专家就京津冀一体化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研讨。柯校长先后前往涿州教科基地、吴桥实验站开展调研,听取汇报,看望师生,还来到衡水专题调研华北地区节水农业、水安全,并与衡水市就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校地合作展开探讨。我和傅泽田副校长率队考察山东烟台,就下一步深化与烟台市的产学研科技合作达成一致意见。我校师生积极参加和具体筹办第二届xx农业嘉年华、xx市世界种子大会和通州区第四届国际都市农业科技节,得到各方高度赞赏。我校还牵头组织了农业高校实验站建设研讨会,就加强农业高校实验站建设加强联合,提出建议。先后与张家口等地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与塔里木大学签署了两校青年教师科研合作培育专项协议。
(八)凝心聚力为群众办实事
从群众关心、反映突出的问题入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投入资金220多万元,对29栋建筑进行了屋面防水维修,对90多户住宅的“飘窗”进行了漏雨维修;进一步完善周转房管理档案,设置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加大巡查力度,对违法占用周转房和违规使用周转房情况,发现一户查处一户;重新规划家属区内及周边道路交通流线,进行道路、停车位、出入口改造;研究制定《校园交通优化方案》和《机动车辆管理实施细则》,完善校内车辆管理和收费制度,妥善解决各类特殊人群的车辆收费问题;加强校内环境管理,包括快递、商业活动、宠物进入等;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推动教职工住宅房产证办理工作;联系海淀区政府,推动学府苑小学建设,更好便利青年教工子女入学。完善与离退休老同志的沟通机制,动员各方面为离退休老同志办实事,2015年起给老同志增加补贴、增加体检项目。此外,学校校医院针对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的问题,坚持挂牌服务,坚持每月一次医德医风教育,并定期邀请北医三院和西苑医院教授来校讲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学校幼儿园在满足学校教职工子女入托的基础上,按照xx市和海淀区教委的有关规定,招收部分社会适龄幼儿入托,为政府分忧。
应当说,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基层各单位,都呈现出良好的局面,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富有成效。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是一项长期任务,学校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特别是建章立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一部分本学期和中长期完成的整改项目还在积极推进之中,有些整改项目需要等上级有关文件出台后,再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予以落实;有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历史遗留和各方面政策等原因,如青年教师住房、东校区教职工住房房产证和地下室、老旧房改造、上庄实验站建设等问题,学校单方面难以解决,还需要不断努力争取,不断推动。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