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减贫目标重在“三个坚持”

实现减贫目标重在“三个坚持”

“2013年减少贫困人口1650万,2014年减少1232万人,连续两年都完成了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按趋势判断,今年再完成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今日在介绍扶贫工作进展等方面情况时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限越来越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随着贫困人口绝对数量的快速下降,传统扶贫模式的边际效益递减,扶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如何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如何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深入扶贫攻坚,啃掉贫困“硬骨头”,补齐全面小康“短板”,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重大任务。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创新扶贫模式,确保实现“今年再完成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当然,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减贫目标、改变落后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模式转变,坚持“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和谐共振,坚持“造血”与“输血”的有机统一,进而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坚持“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模式转变。过去重安排、弱管理、轻绩效的“大水漫灌”粗放型扶贫模式,难免“漏人漏项”,精准度不高,而“精准滴灌”模式则能找准穷人、抓住穷根,进而有效解决变过去一些扶贫项目扶强难扶弱以及“垒大户”等问题。在实践中,要以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为前提,完善贫困户贫困人口精准管理机制,并针对具体致贫原因,因户制宜,因户施策,做到思路精准、措施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帮扶到户、措施到人,真正实现由“大水漫灌”变为“精确滴灌”,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扶贫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精准性。

坚持“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和谐共振。追求富裕和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当今世界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无疑,“生态美”与“百姓富”是和谐有机的统一。因此,在实践中,贫困地区要树立绿色开发理念,从实际出发,找到转化器,摸准平衡点,逐步构建出低碳化、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的绿色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养山富山”的新路子,让生态资源化,资源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把加快发展与生态建设统一起来。

坚持“造血”与“输血”的有机统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的最终目的不仅要帮助贫困群众从生活上“解穷气”,更要从思想上、技能上、可持续发展上彻底“挖穷根”。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救助不过是治标方式,要解决扶贫问题还需从长计议——在短期集中力量“输血”的同时,更要注重长期“造血”功能提升,让“造血”锻造经济发展持续活力,进而彻底摆脱贫困。当然,“输血”式扶贫的积极意义也不能就此否定,需要注意的是帮扶必须帮到“点子”上。因此,在实践中,扶贫模式必须实现从钱物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实现借助外力与自力更生、扶贫与扶志、扶技、扶智的有机统一,以及近期扶贫与中长远扶贫的有机兼顾,把“输血式救助”与“造血式帮扶”的“协同效应”释放出来,帮助每一个贫困户“斩断穷根”。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