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公共管理权力放得下接得稳(2)

确保公共管理权力放得下接得稳(2)

在特许经营管理中体现“放管结合”

毫无疑问,特许经营或者PPP项目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是应当如何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一是放宽公共服务体系的准入限制。对有关地方性法规、政策以及各职能部门设定的行政许可和审查制度进行清理,凡是国家没有明文禁止和限制的公共服务领域,都对社会开放,凡是对社会举办和参与公共服务事业带有歧视性的做法及不合法的规定,都要取消。制定公共服务指导目录,按照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分类指导公共服务发展。

二是严格招投标制度,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有充分竞争机制的市场竞争,避免投标过程走过场和项目外包中存在长官意志。要逐步建立起发包方和承接方之间的契约关系,政府和企业、社会组织都要在平等基础上遵守规则及约定,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合同。

三是要加大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以养老服务为例,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入,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坚决打破利益分割,避免出现因部门利益造成政策不能贯彻实施的现象。

四是特许经营或者PPP项目,会涉及很多政策层面的东西,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行动,联合解决,建立部门之间的综合决策机制。面对当前的“银发浪潮”,政府要支持国有和民营公共服务机构同步发展,国有公共服务机构要再发展,民营公共服务机构要得到激励,鼓励民营公共服务机构多发展一些,以 “两条腿走路”来解决巨大的供需矛盾。

五是国有公共服务机构要建立相关评估标准,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决定哪些资本可以进入,哪些资本不能进入,避免造成该进的不能进,不该进的却进了国有公共服务机构,浪费国有资源,造成社会的不平等。

六是完善绩效评估体制机制。从全球范围看,很多国家的公共服务正在进入一个测量公众满意度的时代。一些类似“居民第一”、“共识测度”等计量工具被开发并应用到具体的公共服务组织运行过程中。所有这些,都要求基本公共服务组织提高自身的绩效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政府和有关部门一道建立居民满意的标准以及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的手段也显得日益重要。

七是制定公共服务专项发展规划、服务标准,完善相关措施,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质量、供给情况的监督。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质量、供给进行监督。当前各级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和创新,既可以购买,也可以实行项目拨款,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实践比较,总结经验。在缺乏招投标环境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委托或采取其他方式,关键是要公开、透明。对于社会组织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政府不应当直接干预,可以采取评估监督等方式来实行间接管理。应当制定严格的政策法规,规定社会组织和企业购买政府公共服务的财务透明化,加强社会监督,尤其是使用国家财政资金的项目更要严格,总的方向是加强行业自律。

八是大力培育社会企业家,就是指创新社会发展方式,开拓新的社会服务形式,解决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构筑新的社会组织的人。

九是不断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特许经营或者PPP项目既然是政府授权的,行政机关必然有责任对服务业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监督和管理。在特许经营或者PPP项目中,一定要明确政府和外包企业与社会组织的界限,明确约定公共服务的范围,避免企业或社会组织越权。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