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 “十二五”:调结构成效显著 三大变化惠民生(2)

回眸 “十二五”:调结构成效显著 三大变化惠民生(2)

变化之二:

“三驾马车”改辕易辙 消费激活内需新引擎

“十二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0%,GDP总量增长到63万亿元。今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经济发展的机遇期,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如何转换动力、形成合力,是国民经济顺利换挡、提质增效的关键。“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持续优化,逐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2014年,国民经济中消费率提高到了51.2%,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50.2%,需求结构上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年上半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4%。

在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培育和壮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享受消费的福利,比如便捷的购物渠道、火爆的电影市场、日趋成熟的旅游资源……

还在读大学的高英告诉人民财经记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自己的购物领域不仅仅在国内,还延伸至海外。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网络消费增速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近4倍。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也正在由以往的“生存型”消费向以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

消费一马当先的同时,投资、出口渐趋稳定。“一带一路”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不断出台和细化,国家投资不断向经济投资缺口腹地侧重;对外投资成果显著,2011年~2015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466亿美元。

在经贸环境复杂严峻,进出口增速均明显放缓情况下,国家更是通过推动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外贸易结构得到持续优化。201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3万亿美元,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明显提升。贸易主体格局更趋合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6.5%,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提高到36.4%。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年轻的城市,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口岸霍尔果斯设有我国首个跨境边境合作中心,在这里,我国生产的电子、纺织等商品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中亚、西亚的市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