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重构传播

“互联网+”如何重构传播

编者按

近来的新闻写作机器人,凭借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开始出现在新闻生产中,对记者地位形成挑战。美国西北大学开发的新闻写作“机器人”Narrative Science甚至可写出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新闻故事,远远超越了简单的模式化资讯新闻写作。与此同时,以大数据挖掘为支撑的可视化数据新闻,致力于寻找数据中的逻辑关系,尤其强调新闻的可视性和互动性,在写作逻辑上几乎颠覆了传统新闻的叙事模式和生产流程。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下,面临困境的传统媒体如何实现产业和组织形态转型,适应新时代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呢?

链接

机器人“盯”上新闻业

继美联社、雅虎之后,国内的腾讯也开始使用机器人来撰写新闻稿件。机器人“盯”上了新闻业,它们会让记者失业吗?

早在10年前,美国机器人记者便已崭露头角。它携带遥控装置,拥有视频显示屏和两个照相机,装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曾走进阿富汗战场,完成实时画面声音的采集和传输,代替人类深入到危险或是无法到达的地方采访。

现在,互联网跨界融合,机器人记者再次重磅来袭。美联社已与AI公司达成了合作,使用自动编写系统生产财报报道,美国好事达保险公司、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和雅虎也使用这一系统生产文字内容。

机器人写作是利用算法和自然语言生成器编写内容,也就是说,机器人利用设计好的算法模型快速搜寻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将其汇总到知识库,再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自动形成报道。

“当你阅读时,绝对猜不到作者会是一台冰冷的机器”,瑞典卡尔斯塔得大学的克里斯特·克莱瓦尔对比研究发现,人们看到这类体育新闻时,几乎无法辨别人类与机器所写新闻的区别。

机器人在新闻写作上极为迅速与便捷。以商业报道为例,人工每季度只能写300篇左右,而机器人能够生产出4400篇符合新闻规范的商业报道,每篇大约150—300字,人工只需审查与检验,其结果还被反馈给编程人员来修正算法,如此,机器人还可能会具备自我纠正的能力。

那么,未来是否会像美国Narrative Science联合创始人克里斯蒂安·哈蒙德所预言的那样,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将有90%的新闻稿件由写稿机器人生产呢?

目前来看,尽管机器人记者在生产速度上已完胜人类。但记者极强的洞察力和新闻敏感性是机器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机器人的工作宛如流水线生产——搜集资料、处理数据、整合成新闻报道,没有思考也没有人文关怀,更谈不上创新。

因而,这也许并不是二选一的游戏。机器人在未来可能会成为记者的得力助手,将记者从纷繁复杂的资料搜集、数据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能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进行深度报道与思考。(由郝君婷提供)

每个人都是网络矩阵中的信息节点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就在他的信息时代三部曲中宣称了“网络社会的来临”。彼时,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技术的互联网,其传播形态与邮件、电话和广播电视等典型的大众媒介相差无几。但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随着以去中心化、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化为核心特征的web2.0的出现,以及一大批体现这些技术发展趋势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迅速涌现,卡斯特尔所预言的网络社会终于露出它的真容。

卡斯特尔所谓的网络社会,在英文中是network society,而不是一般人可能以为的internet society。Network是广义的社会网络概念,包括了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网络,也包括人际、组织间乃至人与物之间的立体互联关系。这意味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不能只是局限于对互联网技术这种信息传播技术方式本身的理解,而是要看到互联网作为人类社会信息生产和分配的新技术形态,是更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文明整体形态变革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这一新社会形态和模式形成的主要技术推动力之一。

以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在整体上从工业社会向网络社会转型,网络成为社会组织架构的基本形态,谁掌握了网络资源并由此形成对核心信息资源的支配,谁就能够在网络社会占据先机。原则上,每个人、团体、组织和机构都在复杂的全球网络矩阵中成为一个无边无际互联互通的信息节点,传统的中心化的信息生产和消费的单向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了无中心的网状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几乎重构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

随着以人机互动、可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web3.0初现端倪,人与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趋势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工作模式、经济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以及国家政治形态等都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以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新一代互联网将使得高度智能化的人机交互体验成为无所不在的日常经验的一部分,技术将不再是外在于人的手段,而将会成为人本身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