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中国发展的最大机遇

信息化是中国发展的最大机遇

美国趋势学家里夫金表示,一个崭新的经济模式横空出现,即创建21世纪高科技智能绿色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信息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它正在哪些领域发生变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兼秘书长张新红。

记者:人类早已进入信息社会,是不是意味着信息技术革命已经终结?

张新红:如果仿照工业革命的阶段划分方法,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信息技术革命开始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46年。但真正能够称得上革命性的变化还得从互联网的商业化开始算起,至今也只有20年多一点的时间。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广泛渗透,才使得信息革命呈现出聚核裂变效应。

当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化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生产力性质和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人类便进入了信息社会。200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信息社会日,这标志着人类已开始进入信息社会。前些年有人担心摩尔定律将失效,信息技术革命将走到尽头。现在人们得出的结论是,信息技术革命仍在继续,而且正在孕育新的、更大的突破,这是个基本判断。

记者: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三方面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那么信息技术在其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张新红: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就像是水银铺地般的无孔不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广泛探讨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都非常重要,我认为它们与信息技术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才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核,而信息技术是其中最活跃、渗透力最强的一种通用技术。这就是它的可爱之处也是它的伟大之处,相比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来说,信息技术有着更大的社会影响,信息技术的革命将带动产业革命,而产业革命会引发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革命。

记者:既然信息技术的发展远未终结,那么它面临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张新红:信息技术发展远未终结,在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突破,高速度、大容量、宽带化、泛在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高速度方面,以著名的摩尔定律为代表,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大容量方面,光纤传输的速率变得越来越高,原来光纤取代铜线电缆就是重大的革命,现在一根头发丝细的光纤可以让八千万人同时通话。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在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的时候,基本上都把宽带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都制定了宽带化发展战略。泛在化即广泛存在的网络,它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能为基本特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