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三农”思想

习近平“三农”思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承载中华民族乡愁的精神家园,农民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群体。“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议题。

当前,在中国走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民增收困难,农业人口流失,农村“空心化”……“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问题的缩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重大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陕北农村插队七年,并且做过一村之长,之后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或分管或领导过农业工作。因这些经历,他对农业、农村、农民都有深厚的感情,对“三农”问题有持续而深入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三农”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一句句简洁明快却掷地有声的讲话,道出了他深厚的“三农”情怀和深邃的理论思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