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修复的意义是什么 (2)

DNA修复的意义是什么 (2)

莫德里奇:发现DNA错配修复机制

莫德里奇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小城长大。1963年莫德里奇17岁时,做生物老师的父亲告诉他有关DNA的事情,那一年恰恰是沃森-克里克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二年。父亲对他说:“你应该去学一点DNA的知识。”

此后,莫德里奇不仅学了生物,而且一直以DNA为研究对象。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和做博士后研究,以及在杜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期间,莫德里奇始终与DNA酶打交道。20世纪70年代末,莫德里奇的研究兴趣转向Dam甲基化酶,从此陆续获得了重大发现。

莫德里奇在1989年发表了相关研究的结果。莫德里奇的发现称为DNA错配修复,指的是细胞会对DNA链进行标记,一些特定的蛋白质(酶)可以凭借这种标记来判断哪条是旧有的、哪条是新加的(错误的),从而知道该去修复谁。

这些结果只是对细菌研究获得。莫德里奇也对人体内的这一修复机制进行了研究。人体细胞的DNA进行复制时,这种配对错误修正机制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仍然不清楚机体是如何识别最初版本的那条染色体链条的。

桑贾尔:发现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

桑贾尔在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医学时,就对生命分子非常痴迷。毕业后桑贾尔在土耳其做了几年医生,1973年,桑贾尔发现,致命剂量紫外线照射细菌使其死亡后,蓝色光可让这些细菌复活。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并决定解开这个谜,由此他选择了学生物化学。

由于美国科学家鲁伯特曾研究过这一现象,桑贾尔决定到达拉斯的鲁伯特实验室学习。1976年,桑贾尔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该论文解开了细菌复活的一些奥秘。桑贾尔克隆了紫外线DNA损伤的修复酶基因:光修复酶,并成功地用细菌进行了表达。但是,这一研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关注。

博士毕业后,桑贾尔先后三次申请博士后研究职位都遭到拒绝。后来,桑贾尔在耶鲁大学医学院找到一份实验室技术员的工作,得以继续开展对DNA修复机制的研究,正是在这里桑贾尔完成了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工作。

桑贾尔的发现称为核苷酸切除修复,指的是细菌的DNA在致命的紫外线照射下之后,如果再用可见蓝光照射,能死里逃生,复苏过来。把细菌DNA从紫外线的损伤中解救出来的功臣是光解酶,这个过程被称为核苷酸切除修复。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