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促进服务型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业市场的开放程度与经济转型的目标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当前,国内居民大量服务型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较低。据统计,我国工业部门80%以上是制造业,属于高度市场化部门,而服务业50%以上仍属于行政垄断部门,服务业市场开放不足越来越难以适应服务型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二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比较低。例如,我国自贸区在服务业开放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但即使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的122项中,就有83项是针对服务贸易的限制。三是服务型水平低。以房地产为例,我国房地产规模已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面临着规模房地产如何向服务型房地产的转型。未来几年,如果房地产能够以健康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就会明显提高房地产使用价值。四是服务价格高。例如,2014年我国宽带的平均上网速度仅为3.8兆,全球排名第75位,而平均1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再例如,近年来出国留学、出国旅游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就与国内服务价格过高、服务质量不高相关。
基于上述原因,“十三五”期间,需要以破除行政垄断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一是打破服务业市场的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建议尽快出台垄断行业改革的总体方案,电力、电信、石油、民航、邮政等行业要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二是推进服务业市场的便利化改革,尽快使社会资本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实现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对社会资本的全面开放,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促进研发、物流、销售、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三是逐步放开服务业市场的价格。除政府必须确保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之外,“十三五”时期应争取在绝大多数服务业领域放开价格管制,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仍保留定价权,以保障公益性;对非基本的公共服务全面放开价格管制。四是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重点推动公共服务业市场开放。充分利用市场力量、社会力量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争取使政府采购规模占财政支出比重从2014年的11.4%提高到2020年的15%~20%,服务类占政府采购总额比重从2014年的11.2%提高到30%左右。
开放服务业市场,政府需要有所作为,并对一些改革难点达成共识。首先,服务业市场开放是全面开放,不仅要对外资开放,更要对国内社会资本开放;不仅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还包括生活性服务业的开放。其次,服务业市场开放比工业领域市场开放更为复杂,既需要形成相关标准,又需要加强监管;既需要相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变体制,又需要形成大量与国际管理接轨的相关规则。最后,建议尽快形成“十三五”服务业市场开放的顶层设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