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现阶段优化资源配置的着力点

把握现阶段优化资源配置的着力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任务主要是奠定工业化基础,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后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任务主要是消除短缺,努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全面小康。虽然这两个阶段经济运行机制大不相同,但在发展战略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在工农业产品产量、交通运输能力、进出口贸易规模等方面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数量赶超。到“十一五”结束时,这一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出现重要变化: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矛盾突出,劳动力成本上升,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产业升级更为紧迫,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国际竞争更为激烈。这些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挑战,对“十三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了紧迫要求。达到这一要求的难度极高,必须针对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新特征进行全方位统筹规划、调整改革。

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农业生产效率过低,这是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从供给方面看,由于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供给不稳定,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波动中的70%源于食品价格波动,消费品价格波动又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水平。这成为我国存贷款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抬高了企业融资成本。从需求方面考察,工业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快速增长遇到了农民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村工业品市场狭小。2014年,我国农村消费品销售额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73%。破解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继续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积极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改革,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既有利于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又有利于增加城镇劳动力供给,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

明确制造业调整升级方向,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制造业调整升级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调整升级的方向不能仅仅理解为产业结构高度化,而应实行“高也成、低也就”的方针。

“高也成”,就是提高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例,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制造业升级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科技革命,采用全新技术,研发全新产品,引领生产和消费新潮流;二是用高新技术对现有产业及其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前者是产业的革命性突破,后者是渐进性改进。工业革命以来的制造业发展历程表明,相邻两次工业革命之间都经历了百年以上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扩散、改进和完善过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多数源于渐进性革新。突破性的质变和飞跃,也是在渐进性的量变基础上实现的。因此,现阶段还不可能完全脱离20世纪发明的产品及其生产技术而另起炉灶,也不应把经济增长的希望主要寄托在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上。应在跟踪当代科技革命前沿、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重视现有产业的生产技术改造。在制造业领域,应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制造业、高性能和智能化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速铁路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精细化工制造业、新药研发和生产等高附加值产业领域达到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

“低也就”,就是努力保持比较优势,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按美元计算,2004年我国制造业人均工资相当于工业发达国家的7%,目前上升到16%左右。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导致制造业的一些领域向其回归,但发达国家不可能重新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我国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结构互补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原因有三:其一,2014年我国在城镇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为5258万,只占全社会劳动力总量的6.8%,总量上不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存在的是劳动力供给结构问题,需要增加技术工人供给;其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提供了空间;其三,我国工业的配套体系、产业链完整性以及能源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是工资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现阶段难以达到的,我国仍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较大空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