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曾有的科技辉煌成就。我国古代有著名的“四大发明”。马克思在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中,用了下边的一段话高度评价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他说,火药将封建堡垒和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使世界航海,从而资本主义建立海外殖民地成为可能;造纸印刷术是传播新教,进而传播文化的工具。总而言之,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是新兴资产阶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对于“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言论,我深感诧异。我国古代至少有农学、医药学、天文学、算学这四大科学体系。开创世界机械化数学的一个崭新方向的吴文俊同志,在37年前,1978年,给我们上的第一堂数学课时,讲了一段话,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数学,同以几何为原本为代表的古希腊数学,各有千秋,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在世界数学历史发展长河中,此消彼涨,互为取代,一路西方数学占了上峰,以至于我们今天一提到数学,言必称希腊、阿基米德、欧基米德。在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发明后的今天,计算机的原理和我国传统数学的思想方法不谋而合。因此,可以断定,未来的21世纪,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算法化、程序化、机械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不是没有可能超越以几何为代表的古希腊的公理化、演义化、逻辑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系。所以说,我们不要妄自菲薄。
(三)近代以来我国的科技落后了。近代以来,西方出现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引发了人类的工业文明。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出版了一本书叫《天体运行论》,从此,把科学建立在观察实验和数学的逻辑推理基础上。经过伽利略、开普勒到了牛顿,这位英国的科学家在1687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运动学的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从此,近代科学就诞生了,进而,引发了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从此蒸汽机风靡全世界(中国除外)。西方有了科学,有了技术,有了热力学原理,有了蒸汽机的制造,整个时代就从封建时代进入到了资本主义时代,从农业文明进化到了工业文明。那个时候,土地不再值钱,最值钱的是机器、工厂、矿山、能源,地主变成资本家了,农民变成工人了。工业革命以后,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把还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着的中国远远地甩在了后边。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进入到20世纪头30年,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叫物理学革命,诞生了两大成果。一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05年狭义相对论,1915年广义相对论;二是1900年普朗克量子论,1928年狄拉克量子力学。在这两大科学理论指引下,有了20世纪理论科学的重要模型:一是微观物理学中的卢瑟福-玻尔原子模型;二是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三是宇宙学中的大爆炸模型;四是地质学中的地质板块模型;五是分子生物学中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在200余年的全球工业化进程中,中国与这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在“康乾盛世”,1800年中国GDP占世界约40%。但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急剧地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1900年GDP下降到4%。
三、对于科学问题要给以科学的认识
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这句话是真的吗?物质本身是科学概念,它有质量、有能量。两千多年前,人类已经认识到了原子,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1897年发现了电子;1919年发现了质子;1932年发现了中子;直到20世纪60年代,盖尔曼证明了夸克的存在,到目前为止,夸克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夸克可能还有构造,但是这种可能性需要证明,否则我们就不能说,夸克肯定有构造,并做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论断。
在哲学里面讲,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因为事物是一个具体的、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有质量、有能量的物质体,所以,可以泛泛地说,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但是,“物质无限可分”,这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上要讲无限,必须有可以证明的数学理论。再比如,在哲学里边,可以说,时间无始无终、宇宙无边无际。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有一个宇宙的起点——137亿年。大爆炸既是时间的起点,也是空间的起点。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创造了时间和空间,由此说来,在大爆炸之前,即137亿年以前,还没有时间,这是科学领域对于时间的理解。可见,科学问题是科学问题,别的学问是别的学问,不能取代、混淆。
与科学认知问题相关的,是我国公民令人堪忧的科学素质问题。
公民基本的科学素质,除了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外,还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且具备一定的应用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其中,只有科学知识可以算是直接的生产力,至于其他的方法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的,则属于意识形态。1937年,爱因斯坦讲过一段话,科学的社会功能有两个:其一,直接地,但更多是间接地通过生产工具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其二,教育功能,科学作用于人类心理。这个功能看起来不像第一个功能那么明显,但是,它和第一个功能同等重要。身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认识到,发明创造需要有科学素质,即便不是发明创造,是搞别的工作的也要有科学素质,因为科学作用于人们的心理,使人具有科学思维,看问题比较严谨,说话比较有逻辑性。
2005年,我国公民具有基本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有1.6%;2010年达到了3.27%;计划到2015年年底,达到5%;再过5年,到2020年希望达到10%。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提法惊动了高层领导,问我,你们那个科学素质是怎么测出来,怎么这么低?我国改革开放都几十年了,我想请问你,全国有多少大学毕业生?有多少科技人员?有多少领导干部?加起来,不止那个数吧,难道他们都不具备科学素质?是怎么测的?我说,有10道题。例如:“两弹一星”是哪“两弹”,哪“一星”?有95%的人都答错了,其正确答案应该是: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或说是核弹、导弹、卫星。坦率地讲,大家可能第一次接触这个数字。所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迫在眉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