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这一全新的空间应该遵循何种规则,是当前国际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做出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初步进展。然而在这个进程中,大规模网络攻击接连不断,网络军备竞赛成为趋势,全球网络空间稳定运行、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秩序、企业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等均面临越来大的威胁,加快制定行为规范约束国家、个人和团体在网络空间的所作所为,为各种网络攻击和破坏行为划定红线,已是当务之急。在各种国际努力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美之间的网络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中美在网络空间是合作还是对抗,是对话还是冲突,不仅对美中双边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全球范围内未来互联网发展意义深远。
9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宣布了49项共识与成果,其中事关网络领域合作成果备受关注。从公布的内容上看,此次双方就网络安全展开合作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具体问题的务实合作,如建立高级别机制与热线,分享与共同应对重大网络威胁等,又有立足长远、谋划网络空间未来的战略性合作,如共同制定和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行为准则。中美通过共同承诺“不从事或者在知情情况下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就恶意网络活动提供信息及协助的请求要及时给予回应”,这些措施有利于消除两国在网络领域的互疑。信任是合作的基石,而唯有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通过签署网络合作协议,中国又一次表明了对话的最大诚意。网络安全作为一个高热度全球性议题,国际各界都在探寻解决之策并付出各自的努力。中美此次能理性、克制地面对网络分歧,从分歧最小的领域入手,通过务实合作积累共识,可谓是树立了应对类似问题的“国际风向标”。这种网络合作范式的示范效应已开始显现。10月21日,中英文版网络安全协议颁布,两国就打击网络犯罪问题签署了一项“高级别安全对话”协议,旨在防止以盗窃知识产权或瘫痪系统为目的的对两国企业的网络攻击;双方将“同意既不会监视双方企业的知识产权及机密信息,也不会容忍这一行为”。
从网络领域一触即发的摩擦,到最终搁置矛盾与分歧,共同寻求共处之道,既体现了中美两个大国风范与国际担当,迈出了更广泛网络安全合作的第一步,更揭示了网络空间国际合作乃至确立网空国际行为准则应该选择两大方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