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构建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过去曾经有个误区,就是只要政府提出创新创业,发出文件,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创新创业过程十分复杂。创新创业首先需要有人,每个人都要有创新创业的意识,但是,未必每个人都会成为创新创业者,真正成为创新创业者是少数,是稀缺资源,需要具备创新创业的潜质、能力和机会。其次,创新创业需要具备相应的环境和条件,我们所说的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就是指为那些愿意创新创业、敢于创新创业和能够创新创业的人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这个环境和条件不仅应当包括完善的市场经济基础设施,还应当包括与之适应的创新创业文化。在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中,每个创新创业者和服务者都在分工链条上扮演各自角色并形成共生关系。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持续演进的过程,因而给制度设计和创新创业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生成和演化,离不开政府,政府应该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设计者和维护者,政府要有激励相容的制度设计,体现制度要求的政策要落实落地,明确在执行环节上怎么做,政策还要根据实际变化不断优化,各种扶持政策还要具体化为各种相应的服务平台和具体措施。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东北地区拥有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不仅存在资源的锁定和体制机制锁定,还有区域文化的锁定。上述因素决定了不是在沿海发达地区能做或者做好的事情在东北就可以无条件复制和照搬,但要研究明白创新创业的一般规律和特定条件下的实现方式。总之,现在研究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需要在规律层面研究,要研究转变的内在机理,要研究转变的形式和路径,还要研究转变的过程和具体的阶段,例如,如何判断以及依据什么指标判断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变化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设计和创造什么样的条件推动这些变化,等等。
2014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11方面35条政策措施,措施包括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创新扶持模式与政策,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开展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示范,探索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途径。深化国企改革,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出资参与本企业改制;对央企,整合中央企业在东北地区的资源,研究中央企业和地方协同发展政策,支持央企与地方共建产业园区。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围绕重大技术装备等东北地区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产业链,集中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工程和示范项目,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重大战略产品,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完善区域创新政策,在东北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实现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试点政策,推动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内在的需求,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遴选试点一批创新领军企业,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批创新人才和团队。很显然,上述政策措施以激发市场活力为突破口,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国企改革和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无疑会进一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创新创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