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和支持任何对双方都有益的合作(2)

欢迎和支持任何对双方都有益的合作(2)

——访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

记者:您曾经提到过,新加坡参与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的宗旨是要具有示范效应。您认为是什么样的示范效应?

罗家良:我说的示范效应,就是说政府不做企业本身可以做的事情。我们的项目推行的是总体规划,是示范性概念。比如苏州工业园项目。当时中国对工业园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也缺乏设立工业园的经验。在这种条件下,中新两国政府共同打造的苏州工业园区提供了一套既符合中国需求并具有示范性的做法。现在,中国的企业已经完全领悟了发展现代工业园的经验。这类项目也完全可以由市场和企业来进行。目前正在推进的中国西部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也将具有这样的示范效应。中国西部相对后发,各项基础设施和人才条件都不如沿海地区,因此,我们希望与中方探讨促进互联互通、推动改革的创新举措,将这一个项目辐射到中国整个西部,并且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创出一个新的示范点。

记者:新加坡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参与国,也是最先响应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盟国家。您觉得,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共建“海上丝绸之路”?

罗家良:新加坡欢迎“一带一路”倡议,因为区域有这个需要。现有的机制、组织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国家的需求。因为需求很大,所以欢迎所有能够做出贡献的倡议,也欢迎其他国家都能够参与其中。

新加坡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能扮演一定的角色。新加坡面积小,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不多。但是,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及枢纽,新加坡能为基金流通和资讯畅通提供有力的支撑。据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中国对外投资,在“一带一路”国家当中,对外投资数额榜首为新加坡。我认为这些投资主要是借助于新加坡建的金融及投资管理平台面向区域。

“一带一路”倡议要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怎样把这个倡议从“中国的倡议”变成“我们的倡议”,让区域国家增加归属感和拥有感。在“海上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此次习主席访美时也提到了,欢迎各国参加。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态度。因为区域内所需要的工程项目和需要投入的资金、经验、参与度十分庞大,不是一两个国家能够完成的。我们欢迎任何愿意做出贡献的国家参与其中。

还要将公路、铁路、航空、金融、资讯、通讯等各个领域都吸纳进来,使“一带一路”倡议更加现代化,也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最终,除了促发展,还能够增加互信,增加相互理解,维持区域和平。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TPP成为中国热议的名词,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都知道,新加坡是TPP的创始国之一。请问新加坡当时为什么要在已有的东盟等经济体之外,再建立TPP这样新的经贸安排?

罗家良:新加坡对自由贸易协定一贯采取自由开放的态度。TPP的前身,现在媒体大多认为是P4,其实,它还有一个更早的前身叫作P5,其中包括新加坡、智利、新西兰、文莱和美国这五个国家。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P5没有谈成,成为了新加坡、智利、新西兰、文莱四国间的P4协议。之后,美国又要求重新加入P4谈判,陆续又有日本等其他国家加入进来,最终变成了十二个国家,不再以数字命名,改称为TPP。这个协议的出发点就是开放,降低关税,减低各种非关税的阻碍、贸易壁垒,并提高贸易投资便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