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负面清单”如何实现国有资本能进能退?
国有资本一个重要使命,是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当前,一些国企效益低下,有的甚至成为“僵尸企业”,如何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也是此次改革的重点。
楼继伟表示,国企改革涉及国有资本从哪进从哪出的问题,改革提出探索国有资本投资负面清单,核心为了更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要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张喜武认为,改革意见为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今后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新的管理体制下,通过退出一批、重组合并一批、创立一批国企等方式,将引导国有资本更多向核心领域和关键行业转移,并通过投资运营公司推动国有资本流动。”李锦说,当前改革难点在于清退一些产能过剩、生产方式落后、创新能力不足、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和“僵尸”企业等。
对于“国有经济是否该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的争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陈清泰认为,国有资本“应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但在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应与时俱进地改变国有经济功能,由过去看重对产业和企业的“控制”,现在转向专注资本投资收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