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的故事:财税改革“破冰”
“羊毛出在羊身上。”财政收入来自百姓,必须用于造福百姓。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钱怎么分”“钱为谁花”的问题。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预算改革将进一步解决“钱为谁花”问题;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地方税体系建设将破解“钱从哪来”问题。
建立事权和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财税改革最难啃的“硬骨头”将破题,凸显中央在破解“钱怎么分”难题上的改革决心。
金融改革:为经济舒血活络
“这是今年第5次降息,希望融资成本明显降下来,银行不要动不动‘抽贷’‘惜贷’,让中小企业释放活力。”江苏一家小企业主说。
唇亡齿寒。企业过不好,银行不好过。金融不是卡拉OK,而是支撑经济发展血脉。如何打通流向实体经济的栓塞,是金融改革重点。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十三五”金融改革面临不小困难,但狭路相逢勇者胜。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值得期待。
第二次浪潮:国企改革“再造自我”
今年9月以来,新一轮国企改革序幕拉开。10月,多省份制定细化方案。国企改革政策进入密集发布期。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国企改革就是要释放活力。沿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线,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企决策机制、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能为国企改革注入新风。
诗意栖居:住房公共服务城乡一体
“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未提及房地产调控,房产相关内容篇幅大幅缩减。这引起不少业内人士注意。
建议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中国房地产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住房制度改革意义更加宽泛,包括金融政策、税收、土地制度等长效机制。
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城乡危房改造力度,这意味着城乡更均等的住房公共服务保障。从城市到乡村,劳者有其居、居者乐其屋格局将在改革中逐步出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