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2)

抓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2)

运用战略思维,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及其实质

战略思维,就是对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关系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它意味着时间维度上的长远考虑,跳出眼前从长远看眼前;空间维度上的全局谋划,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它致力于解决根本性问题,努力占据发展的制高点,进而具有战略定力。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是战略思维的核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及其实质是:

首先,“四个全面”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施政纲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其治国理政首先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这就既要破解发展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和难题,通过“破”以消除障碍,还要建立健全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良性社会秩序,通过“立”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开辟道路。前者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后者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都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打得坚硬的“铁”。作为打“铁”的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其自身必须“硬”,即必须全面从严治党,进而为打好“铁”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由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两条根本路径,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为顺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就构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施政纲领。

其次,“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总体方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目的,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还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未来更为长远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为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必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一种总体方略。严格来讲,这种总体方略必须具有“基础、动力、保障、主体”四个根本要素,且这四个根本要素能构成一个严密、有机的整体,其他要素最终都可归结到这四个根本要素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基础,是关键一步,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显然,这一总体方略也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抓住“四个全面”,就抓住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全局和整体。就这个意义来讲,“四个全面”又是指导我国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