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十三五”时期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原题:“十三五”规划开启中国对外“新投资时代”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新目标。规划中还对我国对外投资提出了新要求,强调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跨国企业。这意味着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进入对外投资新时代,实现从商品输出大国向资本输出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强调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互动发展,同步提高对外投资与国内产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推动对外投资与国内产业发展彼此促进,“走出去”和“引进来”相辅相成,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优势共同发展。

国内产业优势能够在对外投资中起到积极作用。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交换时,中国可以利用在高铁、核能等产业上优势,着重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工制造等领域的合作。中国相关省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将会更好地匹配双方的资源与需求。国内优势企业可以抱团合作,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再进一步带动国内上下游或关联产业共同“走出去”。

同时,对外投资也有助于国内产业升级。通过投资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积极加入到国际生产链之中,促使企业必须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创新能力。利用向外开放倒逼国内改革,以改革促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从出口导向模式切换至创新驱动模式的需要。

第二,通过放宽境外投资管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改革,为我国对外投资发展提供政策法规支持。

“十三五”体现了中国政府为企业海外商业拓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使对外投资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政府逐步放宽境外投资管制,进一步释放国内企业跨境投资的需求。商务部于2014年9月颁布了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确立“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缩小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提高境外投资手续办理的效率,增强了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十三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中国政府通过主动实施负面清单制度,示范和带动其它国家降低对外投资管制,为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开拓市场空间。

除此之外,政府也在金融政策上全力支持对外投资。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有序实现人民币的可兑换,减少人民币跨境结算障碍。“十三五规划”要求进一步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松对企业和个人的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便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