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席G20峰会前瞻:分享中国智慧(2)

习近平出席G20峰会前瞻:分享中国智慧(2)

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让全球治理天平趋于平衡

中国正不断向世界提供多样的公共产品,不仅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现实难题,也为经济复苏乏力的发达国家摆脱困境提供了契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由于融资规模的限制和条件的约束,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等提供支持方面作用有限,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口每年近800亿美元,这一数额显然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所能提供的。

今年4月斯蒂格利茨赴中国偏远地区考察后认为,这些地区借助基础设施投资与外界连通,实现了繁荣发展。中国发起设立的亚投行,也可让更多国家得到同样的好处。他表示,亚投行的设立不仅有助于破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瓶颈,而且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之一。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总监保拉·苏巴基认为,欧洲国家经济的重振有赖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活力。他说:“亚洲基建也能成为欧洲经济复苏的重要外部力量。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多国积极加入亚投行,就表明发达国家在向新兴市场国家靠拢,全球经济治理的天平趋于平衡。”

苏巴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一次重要探索,这一沿线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巨大桥梁,将蓬勃发展的亚洲经济圈同欧洲经济圈连接,将激发亚欧大陆腹地的巨大经济潜力和市场需求,其外溢效应也会让更多的国家受益。他说:“中国正在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埃及金字塔报执行总编辑曼苏尔·阿卜杜勒·阿兹姆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设立20亿美元的南南合作基金,减免有关国家债务,以及对世界最不发达国家120亿美元的长期投资等举措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树立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实际行动有目共睹,令人敬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