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思维擦亮平台出品“名片”
“四大平台”建设,既是事关长远的系统工程,也是整体提升理论工作辐射力、影响力的品牌工程。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拿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的“拳头产品”,不断提升理论工作声誉和口碑。
做优智库品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理论工作一大发力点。深化“四大平台”建设,必须坚持汇聚众智,构建服务科学决策“最强大脑”。要借力“四大平台”资源,统筹推进党政部门、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打造一批高端智库,培育一批特色智库,产生一批标志性智库产品,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的新型智库体系,构建具有资政影响力的智库集群。
做优中心品牌。中特中心是“四大平台”建设的重要标杆。江苏已形成1个中心加15个研究基地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了“雁阵效应”。要充分发挥中心集聚人才、资源的效应,以重大研究课题为牵引,以短平快课题为抓手,以中心团队为核心,广泛联系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领域有影响、有创见的专家学者,推出一批重大理论研究成果,打造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性、权威性学术品牌。
做优马院品牌。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摇篮。江苏130多所高校已建立了马院或思政部。要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修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做优名家品牌。人才既是平台建设的第一资源,也要靠平台建设来孵化。江苏推出的马工程电视栏目《时代问答》,不仅打造了理论宣传品牌,而且搭建了高端理论学者集聚平台。深化“四大平台”建设,既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展示好马工程专家和各类社科名家的学术风采、学术成果,释放名师大家的示范带动效应,也要注重团队化建设、梯队化培养、动态化管理,确保平台人才青蓝相续,培育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结构优化的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大军。
(作者系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