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捍卫南海权益的决心更为坚定和明确
南海问题争议自上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一个主要的表现是声索国就南沙群岛问题提出了非法的领土主张,迄至今日形成“五国六方”的复杂局面。中国只有七礁八点可资立足,加上我国台湾地区经营的太平岛,也仅有八个岛礁而已,大部分岛礁被声索国非法窃据。近年来,相关声索国一方面声称注重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不断密切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完善其对所占岛礁的基础功能甚至是军事建设,加大对相关海域的资源开采力度,力图达到非法侵占的长期化和固定化。在这些国家眼中,中国崛起现在正处于将起未起之际,时间不在它们那一边,趁着中国将精力集中于国内发展,利用这一机会窗口,赶紧出手,坐实南海岛礁割据,做足以后与中国就南海问题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
现在的岛礁建设就是极为明确地告诉它们,中国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中国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正当权益,更不会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在南海采取的有关行动,是维护自身领土主权的正当反应。可以说,中国没有侵略的基因,也绝不会谋求超出合法边界的权益,但中国的存在必需浸透每一寸合法的国土。中国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也在积极地推动以自己的发展惠及周边国家,中国也认为“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但如果有国家以为打着“友好、合作”的旗子可以继续损害中国的南海主权权益,显然是打错了算盘,找错了对象。
中国维护南海权益的方式更加灵活
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海南岛的渔民更是将南沙海域称为“祖宗海”,千百年以来,渔民们世代相袭、父终子继以传统渔业生产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南沙群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现在岛礁建设的完成使得渔民的渔业生产更加多元,不仅渔业捕捞拥有了坚实的后勤保障,远海渔业规模化养殖也因为有了陆地相关设施的支撑而成为可能。
在和平建设时期,岛礁存在本身就是国家海洋主权权益的象征,同时,维护南海权益方式的丰富还体现在另外三个方面。一是岛礁基础功能的完善,在极大地改善驻岛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同时,意味着我们在南沙的民事存在的基础更为扎实。二是岛礁建设以后,为我们在南海相关海域开展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生态保护、气象观测预报提供了现实可能,这些功能彰显的是国家在相关主权海域对合法权利的行使与维护。三是随着岛礁基础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使得中国为海上搜寻与救助、防灾减灾、打击海盗,为在南海海域航行的所有船只提供航行安全等地区海洋公共物品的能力会有质的提升,这为中国更好地承担地区海洋的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提供了保障和可能。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更关心南海这片海域的安全与稳定,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更依赖南海海域的安全与稳定。中国通过“建设”的方式维护自己合法的海洋主权权益,是为了让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而可信的保障,也是在为地区海域的安全与稳定提供必要的责任和义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