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全球经济治理思想

习近平的全球经济治理思想

原题: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思想为G20注入中国动力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的地中海名城安塔利亚开幕,东道主为峰会设定的主题是“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包容、落实、投资被确定为实现增长目标的三大支柱,寄望于有力的集体行动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国领导人如何在G20平台上展示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关注点。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已参加三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阐述了具有中国风格的全球经济治理思想,简练深刻,备受瞩目。

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思想的核心理念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分量很重。根据官方汇率,中国2014年的经济总量为10.3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以购买力平价的测算,中国2014年的经济规模达到17.63万亿美元,超过欧盟的17.6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7.61万亿美元,高踞世界第一。即使在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经济2015年前三季度的增速也达到6.9%,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未来几年,中国经济6.5%以上的年化增长率也是主要经济体中的最快速度之一。据《人民日报》报道,欧洲银行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维姆•梅吉斯曾评价说:“对于保持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国际金融秩序,中国在G20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不仅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增长动力至关重要,中国领导人每一次在G20峰会上提出的主张也都引人注目,因为G20是世界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全球治理机制,正处于发展完善的制度化建设过程中,中国经济建设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思路,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良性变革。

习近平全球经济治理思想主要蕴含在他的两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发言中。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八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发表《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言,主张二十国集团要“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了以“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为三大核心理念的全球经济治理思想。2014年11月,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九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习主席做了《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讲话,进一步丰富了这三大理念及其政策指导意义,思想更加成熟。

“发展创新”,是以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实现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正如习主席所言,“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以创新推动发展,才能标本兼治,根本在于推行积极的结构改革战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竞争力。

“增长联动”,是通过各国共同增长实现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进步。尽管世界经济不是各个经济体的简单相加,但关注世界经济增长必须落实到对具体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习主席大力倡导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便是服务于实现增长联动的重要理念,其基本要义有三:一是各国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二是各国相互帮助解决各自面临的突出问题,三是让每个国家发展都能积极地促进其他国家增长,形成正面的外溢效应。

“利益融合”旨在实现世界经济增长的平衡,努力推动各国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普遍红利。三十年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时,将纷繁复杂的世界事务归纳为东西南北两对关系,特别强调“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主张积极解决南北发展失衡的问题,但至今依然未有突破性进展。习主席强调“利益融合”,也是致力于解决南北发展失衡问题的重要主张。他说,“各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共同优化全球经济资源配置,完善全球产业布局,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场”,这实际上为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中国思路。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