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具有如此魅力?因为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实践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同时,马克思强调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不是把认识世界作为最终目标,而是把改造世界作为落脚点。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变革的实质和关键。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不是一个僵化保守、故步自封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基础上,而这种批判既是对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扬弃,也是马克思对自己年轻时期的哲学思想的扬弃。马克思主义最高贵的理论品质就是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它深深扎根于实践,既随着孕育自己的时代前进,又在旧时代向新时代的转折中始终走在前列。
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用90多年的接力奋斗,取得了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我们用60多年的努力,跑过了资本主义3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一切都应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就是对世界历史潮流的明鉴,就是对我们一百多年探索成果的尊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