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成绩单”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和脊梁,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大国。
一是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2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我国多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发电设备产量1.5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3905万载重吨,占全球比重的41.7%;汽车产量2372.3万辆,占全球比重的26.3%。
二是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重大突破。2010年我国研制出世界上最高时速380公里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2013年济南二机床大型全自动冲压装备成功获得福特美国工厂6条生产线订单;2014年底ARJ21支线飞机取得型号合格证,大型客机(C919)已于今年11月2日正式下线,为下一步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蛟龙”载人深潜器取得重大突破。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百万伏级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和±80万伏级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等大型成套电力装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关键设备、年产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装置、高速龙门五轴加工中心、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等一大批大型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并投入使用。
三是部分行业国际竞争优势显著增强。轨道交通装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并已在土耳其、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登陆,今年9月,中美成功签订西部快线高铁项目。电力设备产品技术水平已经国际领先,核电装备顺利进入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家,110兆瓦风电设备打开瑞典市场。在2014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中国企业入榜11家,与日本并列数量第一;17万方级大型LNG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已批量进入国际市场。一批优势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打开新局面,中联重科成功收购意大利CIFA,三一重工在美国、德国、巴西设立研发机构,华为在全球电信设备制造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海外业务收入比重超过60%。
四是新兴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增材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大型承力构件金属增材制造和生物增材制造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民用无人机发展迅速,大疆创新研制的民用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航拍领域,市场份额占全球的70%。新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