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按本色做人 按角色办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谈到反腐倡廉建章立制时,告诫领导干部要“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这一告诫既富有哲理,又切中时弊,既是领导干部涵养品德的起码要求,也是领导干部行为处事的基本规范。
对 “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的理解
1、按本色做人,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按本色做人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坚守的信念和精神家园,是领导干部政治生命的基因。丢掉本色,就是丢掉灵魂、信仰、宗旨,就意味着对党对人民的背叛。对领导干部来说,按本色做人,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领导干部不管当多大官,前提是做好人,领导干部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来自人民,不能淡忘公仆本色,不能忘却民为邦本的道理。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人群中普通的一员,才不至于高高在上,走向人民的对立面。这样,才能在做好一个人的基础上做好一个官,才能淡化官本位思想,做到清正廉洁、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2、按角色办事,就是干干净净谋事、踏踏实实做事。对领导干部而言,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谋事有相对固定的程序,权力行使更有明确的要求。按角色办事,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摆正位置、谨守规矩,不做出格的事情。该担当的责任,要义无反顾去担当,不能推诿扯皮,不能违反组织原则和纪律规定自作主张。要有清醒的角色意识和严格的纪律意识,办好该办的事情。以群众期盼为第一追求、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谋符合党的事业发展、符合人民利益需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
与“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相对照
1、修身不严、思想滑坡。在少数领导干部中,有的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有的淡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权压民,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有的见钱眼开,贪得无厌,大搞权钱交易;有的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任意挥霍国家钱财,讲排场,比阔气,贪图享乐等。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来看,领导干部出问题,其根源在于道德滑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中根深蒂固。
2、做人不实、投机取巧。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但在实际工作中,少数领导干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甚至弄虚作假。一些官员失去了做人的“本色”,人格扭曲,品行低劣。“打老虎”、“拍苍蝇”揪出的不少贪官,究其根源在于任公职不从公心,在原则与感情发生冲突时,讲人情、顾面子,不能旗帜鲜明地坚持原则、摒弃私情。
3、用权不严、为官不正。这是领导干部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少数领导干部为官一任,便开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办事不讲原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插手项目、工程,大搞权钱交易,为配偶、子女及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在选人用人上不按程序办事,任人唯亲、封官许愿,把干部当作“私人财产”。“用权不严、为官不正”最直接的危害是践踏公权,损害公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给党和国家事业、给人民利益造成损失,败坏党风、政风。
4、律己不严、不讲规矩。少数领导干部无视纪律,严人宽己。工作中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现象仍有发生,上班时间不问政事,下班后风花雪月,玩心不退。情趣低俗,躲着藏着、变着法子吃喝玩乐。还有少数领导干部缺乏“规矩意识”,处事简单,言行莽撞。这些不良现象,以领导干部思想觉悟不高、纪律观念不强为表象,其实质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
5、为官不为、谋事不实。主要表现为少数领导干部不求作为,不动脑筋,不肯学习,工作浮在面上。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束手无策,对加快转型发展茫然无措。工作上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看不到问题,找不出对策,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其结果是劳民伤财,激化矛盾。有些领导干部求稳怕乱,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坐而论道,改革发展不见实际行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