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用“中国信心”和“中国方案”推动亚太合作健康发展
在全球经济增长挑战重重、亚太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风险的形势下,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举行。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受到广泛关注。
分析人士指出,演讲针对各界普遍关切,阐明“中国观点”、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信心”,旨在推动亚太合作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向世界传递了重要正面信息。
信息一:“亚太这艘巨轮必须校准航向、把好舵盘”
习近平指出,面对世界经济中的激流险滩,亚太这艘巨轮必须校准航向、把好舵盘。他强调,亚太各经济体要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亚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应当在区域合作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这次演讲更显著地从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的角度谈亚太合作,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姿态和创新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黄薇注意到,演讲中多次出现“创新”一词。她说,在亚太经济面临很多挑战的情况下,只有用创新的方式引领振兴,才能步入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黄薇表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就是中国采取创新举措为亚太提供的“公共产品”。习主席在演讲中介绍了“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筹建的进展。亚投行年底前正式成立,将给亚洲国家带来融资便利,有助于提升亚洲国家发展能力。
信息二:“最大程度增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去年,APEC北京会议着眼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启动了亚太自贸区进程。针对新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不断涌现、引发对碎片化倾向的种种担忧,习近平指出,要平等参与、充分协商,最大程度增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高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刘晨阳说,亚太多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同时推进,产生一体化和碎片化并行发展的态势。“从根本上解决碎片化的问题,一要协调现有自贸安排,不要使之演变成封闭性的贸易集团;二要从中长期着手,设定亚太自贸区总体目标,统筹引领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亚太经济还是要走大开放、大融合的道路。”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唐国强说,碎片化对亚太经济一体化很不利。亚太地区有其独特性,应当强调平等、开放、包容的理念,各经济体都应从更长远角度考虑经济一体化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