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加强了对叙利亚境内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空袭频率加大,使用的武器装备也不断增多,相继投入了苏-34、图-160、图-22等多型战机,并首次使用“口径HK”海基巡航导弹以及其他一些先进武器装备。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此次军事行动的强度已经超过美国在2014年9月对叙利亚境内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
那么,随着作战进程的深入,俄罗斯如此“大动干戈”对付恐怖组织是不是“杀鸡用了宰牛刀”?只采用空袭和巡航导弹远程打击的方式,不派遣地面作战力量能否彻底根除恐怖势力?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广泛热议。
远程精确打击并非大材小用
此次叙利亚反恐作战,俄军采取空袭以及巡航导弹远程打击的方式作战,被西方媒体认为在战术手段选择上是一种“杀鸡用了宰牛刀”的做法。他们认为叙利亚恐怖组织属于游击队性质的武装,藏匿据点分散,作战方式灵活,作战中经常是化整为零,进行一些小规模的袭击破坏行动。而俄军大规模的空袭或者精确性的毁灭打击,具有典型的“非对称”作战性质,面对实力弱小的恐怖组织,明显是“大材小用”,而且还会大大增加作战“成本”,也不利于作战目的的实现。
实际上,2014年9月,美军及其盟国对叙利亚境内恐怖组织实施的空袭行动,同样也被称为“杀鸡用了宰牛刀”。因为美军在空袭行动中使用了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F-22,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五代战斗机首次投入实战应用。当时国际舆论也认为,美军对付只有吉普车和装甲车,且防空能力较弱的恐怖分子,使出了“看家”本领,不切合作战的实际。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俄军在叙利亚反恐作战中大量使用先进战机,采取空袭以及巡航导弹远程打击的方式并非偶然,它是与当前俄军前沿作战理论和创新战略行动样式理念相契合的产物。早在2011年12月俄军就正式成立了空天防御兵,并将空天作战列为重点和优先发展的作战样式。
俄军当前的军事理论认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已极大改变了传统战争的面貌,在信息主导下,战争的主战场已由地(海)面转到了空中和太空,地面作战的时间将大大减少。俄军认为,战争的初级阶段将更加依赖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采用“非接触性”的作战方式,在防区外杀伤和击败敌人。因此,俄军近年来十分重视发展空天作战力量、创新空天作战理论、探索空天作战的战术方式。此次对叙利亚恐怖组织的打击行动,在战术手段的选择上俄军绝非“无的放矢”,而是对其天空作战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验。
俄军选择空袭以及巡航导弹远程打击的战术手段打击叙利亚“伊斯兰国”组织,也符合现代战争的作战需求。现代战争追求的是精确和高效,空袭以及巡航导弹打击被认为是现代战争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精确打击方式,运用信息化武器装备,通过对目标实施“斩首”和“点穴”,瘫痪敌方作战体系,给敌人以巨大的心理震撼,也可以有效减少己方伤亡,加速作战进程,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从海湾战争美军对伊军、科索沃战争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作战,到美军对利比亚实施的“奥德赛黎明”精确打击行动,再到俄军对车臣非法武装的空中突袭,都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此外,俄军在空袭以及巡航导弹打击目标的选择上,将恐怖组织在叙利亚境内的藏匿地点、弹药后勤补给库等一些基础设施作为重点,使恐怖势力失去了立足的依托,最大限度地削弱了恐怖分子的战斗力。对此,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就公开报道称,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恐怖组织的打击行动取得了极其惊人的成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